澳洲进口奶制品联盟

牛奶那些事儿--什么是全脂,减脂,低脂,脱脂,哦,还有变质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加利恩帆船已扬帆,征服牛奶的海洋!

什么是全脂,减脂,低脂,脱脂,哦,还有变质


其实这篇文不在推送计划内,但是当我看到某牛奶脂肪含量3%而标签则是低脂牛奶的时候,就有了这篇整理文。


1.本文所涉及的牛奶指低温牛奶和常温牛奶,不包含奶粉!不包含奶粉!不包含奶粉!


2.本文是针对无牛奶过敏和无乳糖不耐受的群体的建议.


3.本文资料和图片来自各公益机构含注处不涉及任何商业利益本文翻译(含图片的编辑和中文翻译)由@一手植树一手灭草整理和编辑,如有雷同,实属¨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智商¨;如有异议,欢迎回复平台并讨论。


ü 喝全脂?减脂?低脂?还是脱脂?

在全世界,大约有6000种哺乳动物品种,她们的奶都是独家秘制不外传的配方;而牛奶的作为90%+奶制品来源的铁掌霸权地位并不是因为她的高产量。首先:牛奶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跟人乳非常相似,所以人类对她的口感接受适应度高;其次,牛奶能比较容易分离成脂肪层和奶汁,从而经过浓缩或者减脂做成各类不同风味的奶制品,比如浓缩出的脂肪层深加工为黄油,奶酪或者奶油,减脂类制成各类饮品补充能量所需。最重要的是牛奶的高钙使得她脱颖而出成为我们日常饮品:


(原图片来自http://www.healthyeating.org/Portals/0/Documents/Milk%20Dairy/Milk_program_2012.pdf;后由@一手植树一手灭草整合)

由于全球化肥胖症的泛滥,现代社会普通提倡低脂饮食,因此市场也有了更明确表明脂肪含量的牛奶方便大家购物选择。但是跟成人低脂摄入的要求不同,大部分小宝宝反倒要¨增脂¨,比如1岁到2岁这个时期小宝宝身体增长非常迅速,需要大量的热量去维持成长的能耗。而这个牛奶脂肪就成了高能量来源的最佳候选人之一。

那么到底什么时候全脂,什么时候减脂至脱脂,2014101日,AAP(美国儿童协会)的建议是:

年龄

奶源

12个月内

母乳或者配方奶

12 -24月内

母乳或者Whole milk or 2% milk-全脂或者2%减脂牛奶

特例情况:

1. 如果宝宝明确体重超标或者确证为肥胖症(obesity)儿科医生可能会建议食用减脂牛奶 (2%) 或者低脂牛奶 (1%)

2. 直系血缘家族里有胆固醇或者心脏类疾病,咨询医生后,可将全脂牛奶换到减脂牛奶。

24个月以上

Low-fat (1%) or nonfat (skim) milk低脂或者脱脂牛奶

女性

Low-fat (1%) or nonfat (skim) milk低脂或者脱脂牛奶

PS:如有肥胖症的担忧,建议奶酪换成减脂类的cottage茅屋奶酪;酸奶换成低脂类酸奶。


目前也有部分观点认为:当普通人摄入低热量的奶制品比如低脂或者脱脂牛奶,可能导致会吃的更多以获取满足感,从而增加了肥胖几率;而高能量的全脂牛奶摄入可能反而会降低对其他脂肪的渴望。

文献出处:High dairy fat intake related to less central obesity: A male cohortstudy with 12 years’ follow-up, Scand J Prim Health Care, v.31(2), 2013.



ü 关于全脂,减脂,低脂,脱脂牛奶的定义:

全脂,减脂,低脂,脱脂是基于每100克牛奶中脂肪含量的多少来界定的:(牛奶图片来自互联网,由@一手植树一手灭草结合来自wikipedia 维基英文版的数据整理:)


注意:脂肪含量会因生厂商品牌商不同可能有出入;在某些国家,红蓝绿黄这四种颜色被用于包装上进一步表明脂肪含量的不同。

1. 不管全脂,减脂,低脂和脱脂牛奶,所提供的钙含量是一样的。

2. 由于维生素AD是脂溶性的,所以长期饮用脱脂牛奶应注意平日维生素D的平衡摄取或者挑选强化VD的脱脂奶。


ü 工业牛奶生产概述:

英文原图片来源http://kids.britannica.com/comptons/art-143692/The-manufacture-of-fluid-milk-and-other-dairy-products-begins原稿科普对象为儿童,所以具体生产步骤和设备会因生产商和品牌商有所不同。


1. 上图的分离工程为油脂和乳汁离心分离,剩余的脂肪含量决定全脂,减脂,低脂和脱脂牛奶

2. 牛奶消毒主要除去有害菌沙门氏菌Salmonella,李斯特菌Listeria,耶尔森Yersinia,弯曲杆菌Campylobacter,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和大肠杆菌O157H7 Escherichia coli O157:H7

3. 因为巴氏消毒其实并没有除去所有的菌落和酶质,所以其产品通常是低温保存,保存时间在2-3个星期;UHT温度高135 - 150°C,产品可常温保存,时间在2-3个月;如果UHT后期包装和打包是无菌工艺,那么保存时间可延长至9个月。

4. 营养损失:明尼苏达大学研究表明热处理(巴氏和UHT都是热处理)使巴氏杀菌奶失去3%到4%硫胺素(thiamin),<5%维生素E和<10%biotin。比起巴氏温度,UHT更高温处理会导致更多乳清蛋白(whey protein)变性,即结构键增长,从而可能会影响蛋白质的溶解性和吸收度。笔者目前并没有找到说¨巴氏低温奶营养价值比UHT常温奶好¨这样的文献报道,如果读者有新发现,欢迎指点交流。



ü 牛奶变质概述:

正常低温奶或者常温奶的口味是稍甜,无刺激性气味和无刺激性味道,入口厚重丝滑感根本停不下来

而变味的牛奶根据变质原因可分为以下三种基本类型(以下资料来自Guidelinesfor Preventing Off-Flavors in Milk. 1991. The Dairy Practices Council


Absorbed(杂质) - 饲料,谷仓,奶牛,清洁不到位,杂草和霉味。按照上图工业流程Absored可发生在挤奶之前或者挤奶后分离前的储存(这也是一般生牛奶离开奶牛到商业化液体奶一般不超过24个小时的原因,减少污染),或者是牛奶制品开盒后保存不当接触到了其他污染源。

Bacterial (微生物)- 酸,不洁,水果和腐烂。通常来自于生产工程中生产/消毒设备清洗不到位(外部污染),或者是冷却工程中散热不充分导致细菌繁殖(内部污染)。

Chemical (化学) - 酮酸中毒,氧化,太阳光,及药品。有可能发生在挤奶前后。比如奶牛生病药品并未降到安全浓度就开始让奶牛产奶,奶牛对消毒剂,杀虫剂等吸收导致乳汁被污染。也或者是成品内脂肪降解酸败或者接触空气被氧化。


前几天,植树君的好基友说在某数字店购买的1L全脂奶倒出来味道发苦,没办法喝,然后看了一下评论发现说各种咸味、酸味、苦味、涩味、各种结块,苦恼的寻找原因,我们根据文献列出可能导致牛奶变质的以下因果关系:


原因

分析结果

混入【二奶】

(abnormal milk)

矿物质和蛋白质组成不一样 比如高氯 - 低酪蛋白

需要特殊的物理或化学手段检测,一般的牛奶

检测查不出低浓度【二奶】的存在

嗜温性乳酸菌落

嗜温性乳酸菌落在生产或者运输过程中,温度到达且碰到合适的有机酸(醋酸,丙酸,二氧化碳)引起的酸败,且会释放挥发性化合物

乳链球菌maltigenes繁殖会引起麦芽,葡萄糖或者焦糖发酵口感

蛋白水解

1.嗜温菌遇热导致蛋白水解

2.具有热稳定性(不怕热处理)的嗜冷菌导致的水解

释放的(肽,氨基酸和氨基氨)的蛋白质导致苦,氨气或腐烂的口味。

脂肪分解

嗜冷菌脂肪酶被再激活
(过度的晃动,接触到空气, 散热不均匀)

脂肪氧化

氧气将多不饱和脂肪酸氧化

含有醇,酸,醛和酮物

蛋白质变性

β - 乳球蛋白变性,
变质口味是糊焦感


结论:牛奶是一种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食品,而这也是各种微生物偏爱的营养基地,随着工业的发展,从牧场到最后开架,都有质检部门的各种检测。但是总有漏网不足之处,比如从牧场到最后商品可能都是好的,但是网上购物运输过程中铝膜压力问题导致破裂,微生物入侵导致外观看起来没问题但实际上是变质的(大型电商无法保证所有产品质量)

所以请父母们,食用前将各种奶品,包括进口奶,请倒出一点点先观察性状(无豆腐渣)无刺鼻气味入口无异,确认没有明显变质后再给孩子吧!


另附上牛奶打开后保存建议:

1. 冰箱 4.5°保存

2. 取出食用尽快放回冰箱冷藏

3. 放入冰箱内部的而不是冰箱门冷藏保存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