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进口奶制品联盟

心里尖尖里的事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老人80岁还在餐馆打工,临终前女儿拔下了呼吸机

 

有的人在面对挫折时会坦然接受,有的人会奋起反抗,更多的人则是在无能为力之后随波逐流。她是一位八十岁的老人,也是两个女儿的母亲。1970年她的丈夫,一个高级知识分子不幸蒙冤罹难。她曾轻描淡写的告诉我:那个时候长江大桥才建好,我好几次差点跳下去!。当然,她最终没有跳下去,因为她还有两个需要抚养的女儿。在一个又一个冬去春来中,生活在继续,女儿们在成长,而她也在不停的咳嗽中老去。原本在这个拥有近上千万人口的城市中,我永远不可能认识她更加不可能去了解她的一生。但是,因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缘故,我便在急诊经常遇见这位饱经岁月沧桑的老人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可惜很多人根本没有重视预防,也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大多数老人一样,每一次看病都只能看见患者自己孤零零的影子。她们都有自己的家,自己的事情,而且住的也比较远。我总是要提醒她记得喊自己过来帮忙。终于,她再也不需要我的提醒了。

那年刚入冬的时候,有很多老人因为不适应突变的气候而离开了世界。医生,送来一位老人,喘的厉害看样子快不行了!分诊台的护士在电话里将我喊到分诊台。和每一次接诊危重病人一样,我拿起听诊器冲出了诊室,直奔急诊分诊处。只见护工已经用平车推着患者奔跑在前往抢救室的路上,在我心中的担心也终于变成了现实:这位每次都是自己独自前来就诊的老人终于挺不过这个严冬了!。我下意识的伸手去触摸老人的颈动脉,幸运的是还可以触及颈动脉搏动。事实上老人在一周前便开始出现反复的咳嗽、咳大量的黄浓痰、间断的发热、胸闷、活动后气喘,但却一直没有到医院来,直到事发当天老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面色苍白,逐渐失去意识后才被邻居喊过来的两个女儿送进医院。我有些气愤的问这两个极少露面的女儿:为什么到现在才送过来?。结果其中一个女儿很不高兴的反驳说:“我家里还有一个躺在床上需要伺候的人,怎么能够忙得过来!。其实不用听诊器也能听见老人明显的哮鸣音和痰鸣音,这几乎每一个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的典型表现。我试图掀开老人厚厚的上衣,一边让苏小花贴上心电监护所用的电极片。可是,当我掀开她的外衣时,我突然有些哽咽了。因为她里面的衣服很破旧,一条用作裤带用的白布条不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爷爷和奶奶。老人辛苦了一生,勤俭了一生,最终却要穿着破烂的衣服离开人世间。

很快我和苏小花便为老人完善了相关检查,最终诊断为重症肺炎、呼吸衰竭。因为此刻躺在抢救室的老人不仅已经需要机械通气,而且需要强有力的液体复苏。她现在一个人生活,自己还在饭店里打工,平时有病也不说!”大女儿的话似乎是在推卸责任。可是我知道,或许真的是老人不愿意拖累女儿,因为她是一个极要强的人。否则的话,一个80岁风烛残年的人又怎么会在餐馆洗碗来打发时光呢。而小女儿则直截了当的说:“医生,大概需要多少钱?。我看着这对老人为之付出一生的姐妹说道:“老人病情不稳定,需要住进重症监护病房,每天费用可能在几千到万元不等。大女儿接着说:“她已经患气管炎几十年了,每年都发病,从来不听劝,走到今天是早晚的事情!。我有些不忍:“说这些都已经晚了,还是决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要紧。最终两个女儿决定放弃一切积极的抢救,将老人的呼吸机拔除,直待等那个最终时刻的到来。也正是在拔除呼吸机到老人死亡的时间里,从这对姐妹的抱怨、哭诉中我才更详细的了解了这位老人平凡而伟大的一生。这位一生都没有再嫁的母亲,因为家庭经济的原因对长期的咳嗽没有重视,最终发展成为慢性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晚年时老人又以高龄去餐馆打临时工,肺病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和照顾,最终发展成重症肺炎!

我没有资格去批评这对姐妹,因为她们还有许多生活的细节不为我们所知,而生活永远没有那么简单。可是,我从来不能想象这样的场景:一位头发发白的八旬老人,还要在餐馆打杂。苏小花说:这家餐馆的老板怎么会聘请一位随时可能倒下的老人去工作呢?我想可能这位老板是在通过这种方式在帮助她吧。每个人都有可能面临这样残酷的决定,或许这就是生活的本质。为老人拔除呼吸机时,我隐约看见了老人眼角的泪水,或许这并是单纯的二氧化碳潴留,而是对人世间的眷恋吧。患者小女儿的话让我除了沉默之外别无他言:抢救的目是为了让她少受一些罪,可是如果住进 ICU也不能解决痛苦的话,甚至增加痛苦的话,对于一位80岁的老人来说,悄无声息的离开或许是最好的选择。最终我和苏小花看着殡仪馆的工作人员将老人拉走。但是,我久久不能忘记她曾经对我说过的那句话:“医生,你一定要对你的母亲好一点!。生活的本质对于老人来说或许就是一个人抗争一辈子,然后一个人孤单的离开。在我心中,她才是真正的英雄。让更多人了解更多一点!

 

夫妻53岁开始旅行,妻子旅途中去世!他做出这样的决定,太感人!

 不出发永远不知道能走多远.一辆车,两颗不羁的心,夫妻俩驾车环球旅行,24年自驾215国。2014年结束行程时,他已经77岁,他是疯狂的“老人家”!

 自1989年,53岁的老甘瑟辞去工作,带妻子一起自驾去非洲,行程计划数十天。但他们夫妻俩玩着玩着就玩疯了,最后竟成了历时24年、历经215国的环球之旅。不幸的是,2010年老甘瑟的妻子因癌逝世,但他依旧带着妻子的照片走完两人一起开始的旅程。24年前,我站在镜头后拍你。24年后,我只能拍自己。

 由陪伴老甘瑟一起征战的除了他的妻子,还有一辆爱车。他甚至给自己的车起了个名字——奥托。

24年的旅程,住在车上的时间比住什么地方都长,虽然并不是房车,但已经是“房车”了。

他们一起将爱车奥托改装成为另一个家。将后座搬出,在后座一半的高度架设一块木板,上面放置剪裁正好的床垫,狭窄但舒适。

下面放置厨具、食物、衣服、工具和备用零件。很少用到的东西,放在车顶的箱子里,这就是他们24年的家。

 穿越零下27度的西伯利亚,走过50度高温的艾利斯斯普林斯。经历的路况之多,包括沙漠、雨林等。一句话说,自驾路上该遇到的各种路况,就没落下过。

 看的风景多了发现:人,才是最美的。每到一个地方,老甘瑟都喜欢邀请当地人和自己的爱车奥托合影,风景只是“第二最爱”。人的真善美总是能出其不意地安抚到、惊艳到路上的心。

 长颈族妇女和车合影笑容是路上的通用语言

 奔走世上,即使停下头上顶着的还是养家糊口的各种责任

一众小僧侣和车合影僧侣看着他很是好奇

24年的环球自驾,怎么会缺少中国!

单枪匹马向珠峰大本营进发,不是要证明自己有多牛只是纯粹地想:我要上这里看看”!

 只要两个人相知相伴,再大的苦难又何妨。老甘瑟总是会在路边停车,摘下花朵,挂在后视镜上的一个小玩偶的指间。他答应过他的妻子会一直送花给她。

 他也把妻子的照片挂在车里,带着她继续旅行。你走了,我替你去看看你没有见过的地方。

老甘瑟用这场自驾旅行许了妻子一个天荒地老。2014年妻子已过世4年,他独自旅行了四年。也是2014年,他不情愿地结束了这场史诗大片,因为他中风了,这是他拍下的最后一张旅行照。

迈出的第一步叫做勇气,带着妻子上路叫做责任,面对困难奋力向前叫做无畏!征服天地、环游世界是一种胸怀,最最重要的是,如果没有信仰如果太过理性,人这一辈子不能偶尔疯狂,那日子还有什么盼头?

终究有一天我们都会老去,不可能再去攀岩,不可能再去跳伞,甚至不能再去自驾,但记忆中的自驾风光它就像一个老朋友一样,永远和你相依偎靠。

 

独居母亲找上门求我给她养老,父亲怒怼: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母亲年轻的时候就是村里的一枝花,后来年纪大了,逼不得已才嫁给了我的父亲。在我七岁那一年,她终于耐不住寂寞,出轨了。父亲当做不知道,是她自己挑明了,他们离婚后,我就跟着父亲一起生活。她走的那天我哭了很久,父亲摸着我的头一直在叹气。那之后我父亲就离开了家,跟着同村的人去搬砖。我知道这样的工作很辛苦,父亲身体也不是很好,每天还要起早贪黑,干着费力的体力活。

父亲总是穿着母亲离婚前给他的新衣服,他说他每天都在做脏活累活,不需要太好的衣服。我知道他就是想多省钱点钱供我上大学,我上了高中就暗暗在心里发誓将来一定要让父亲安享晚年。大学毕业后我就没问父亲要过一分钱,我进了一家国企,工资不高可是足够养活我们爷俩。我让父亲辞了工地的工作,他答应了。没过两个月,他又找了一份工作,是小区的清洁工。我知道他在操心我结婚的事怕我结婚不够彩礼钱。

28岁的时候结婚,父亲给了我八万。老婆很孝顺我父亲,经常给我父亲衣服和保健品。父亲和我们一起住,平常也帮我们做一些家务活,我们一家人生活得很开心。前段时间我回到楼下,看见了一个衣衫褴褛的女人。当她抬起头的时候才发现那是跟着别人跑了的母亲。她说:怀了那个男的孩子之后,他就抛弃了她。她打掉了那个孩子,这些年一直都是自己一个人。她也知道错了,问我能不能给她养老。

毕竟她是生了我的母亲,我心软了。正巧父亲走了下来,听到她的话,冷笑了一声: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70岁老夫妻每月给儿女发工资,理由让人心酸

我老家在小县城,隔壁住了一对老夫妻已经七十多了,有一对儿女都已经成家了。老两口身体还不错,自己菜、做饭、遛弯。最令人羡慕的是,每个月他们的儿女都会回来,分别带着各自的家人,整个楼道都能听到他们一家人的笑声。我一直这两位老人很有福气,可听我爸说才知道,这是因为,老两口给儿女开了“工资”,请他们每月回来。

原来这对老夫妻算是我爸的同事,以前跟我爸是一个厂的,不过大一辈,很早就退休了。他们的儿女都在市里安家了,不过也不算远,就两个小时的车程。但是,在一三年以前,俩儿女很少回来,半年难得见一面,偶尔回来了也没约在一起。回家了又嫌冷清,玩不住,吃一顿饭就走了。老两口希望儿女能多待一两天,儿女们总说工作忙,耽误一天就要扣多少工资、少挣多少钱。老人也没办法挽留。

老两口都有退休金,不用儿女养活,也能过得下去。但是,他们就是想儿女常回家看看。于是老两口想了一个办法,每个月给儿女开工资,没人给五百,就让他们带着孩子回家一趟,全家人在一起好好聚聚。儿女们拿了钱,也不好意思不再回来了。从2013年开始,他们家每个月末就热热闹闹的,老两口提前菜、做饭,看到熟人也会高兴地说:我们家孩子要回来啦!

听完我爸说这些,我感觉挺心酸的。老人聪明,可儿女不聪明。父母的那些钱,迟早还是要给他们的,何必用这种办法来挣呢?看望父母是儿女的责任,大家说是不是?

男子屋内打骂老母亲,没想到一个惊雷送上了西天!

在我们老家每年冬天都要撒年糕(家乡土话,就是做年糕的意思),那时候做饭全是烧柴,农闲的冬天就要把一年用的柴砍好储备起来,而砍柴是个累活,吃别的饭不如年糕顶饿,所以一到冬天家家户户都会撒上几锅年糕,年糕也成了冬天的主食。

年糕的制作很繁琐,最少需要两个人才能完成,为什么这么说呢,制作年糕其中有一步是,出锅时候需要两人抬起盛着年糕的篦子翻到另一张篦子上,大概有一百多两百斤这样,有人说为什么不把每锅都做少一点呢,一个人就可以了啊,节省劳力啊,其实不然,这样虽然是两个人在做,但是效率高。

这个故事的主角家不是,他家制作年糕同样是一两百斤一锅,他自己就能翻的过来,脸不红气不喘的,因此得一外号:二牛,就是说此人有两头牛那么大力气。二牛没有媳妇,跟着寡居母亲一起生活,二牛干活的确是把好手,干活利落又有力气,但是日子却过不起来,此人不孝,谩骂母亲不说,有时候还动手打。这天二牛又不知道因为什么把母亲打了一顿,母亲坐炕上拍着腿开始哭:天杀的,怎么生了你这么个不孝子,怎么不打雷把你劈死……(反正就是老太太骂街那一套吧)这时候二牛正坐在离炕一米多远一个柜子旁边吃窝窝头,回身刚要骂他母亲,刚说出个“你……”一个雷劈下来倒地上死了。

我不想写二牛母亲后来如何了,其实父母才是我们第一任老师,二牛如此对待她,安知没有她的责任呢。讲故事给我的人说:百善孝为先!如果对他亲娘都不好的人,一定要远离他,我觉得物以类聚,不但要远离他,还得远离他身边的人。

老人把孙儿供出大学,孙儿却送她棺材后离家,打开棺材她才知缘由

 

故事发生在多年前....这天屋外的雨滴下个不停,像断肠酒一般,啃噬着人的心灵。吴远梅老人坐在窗户前,转头看着摆放在屋子里那副棺材,眼泪纵横,打湿了她的心灵,记忆也跟着浮现到了脑海里。记得那天在外读大学的孙儿小东回到了村里,与吴远梅短暂的呆了几天后,他就匆匆离开了。临走那天,小东专门送了一副棺材给吴远梅,因为这事儿,吴远梅当时很生气,说他是不是想自己早点死,才这样做。但现在看来,想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这副棺材也正是她需要的,等自己离开人世后,确实可以躺在里边安安静静的离开了。二十多年前,吴远梅老伴去世后,加上俩人并无子嗣,从此吴远梅就孤单的活在世上,痛不欲生。正当她万念俱灰之时,有人悄悄在她屋门口放了一个刚出生不久的男孩,从此她的生命里就有了寄托,多年来一直与男孩相依为命。吴远梅为他取名为东阳,东阳很懂事,在他三岁的时候,就开始学着帮奶奶做事。东阳知道家里穷,所以从不乱花钱。每次村民路过田地间时,总会看见一老一小忙碌的身影,东阳扛着锄头在前面,踉踉跄跄的干活儿。大婶,你家的东阳真是越来越懂事了啊。村民忍不住打趣道,吴远梅听了,摆摆手说道:哪里,殊不知其实她内心满是欣慰。东阳啊,以后你长大了,可要好好孝敬你奶奶哦,你奶奶挣钱给你读书,可是很辛苦的,村民笑了笑。我以后会好好照顾奶奶的东阳转头看了看吴远梅,一本正经的说道。吴远梅听后,眼泪止不住流下了脸庞,她轻轻把东阳拉进怀里,说道:“好啊,以后奶奶等你来照顾我”,说着吴远梅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一旁的村民见了,也忍不住大笑出来。为了这个誓言,东阳在学校很用功的读书,成绩一直排班上第一,高三那年,东阳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进了一所名牌大学。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村里,大家纷纷上门祝贺。可原本是值得令人高兴的事情,吴远梅却陷入了沉思,眼看着东阳就要去学校报道了,这学费还没着落,吴远梅急得整日闷在房内落泪。东阳明白了这一切,那晚他走进吴远梅的房内,哭着说道:“奶奶,我不去读书了,以后我就留在家里,还可以帮你干活儿”。吴远梅抬头望着东阳,抹了抹泪后,说道:“不行,必须去读,奶奶一定给你想办法”。第二天,吴远梅便去挨家挨户敲响了村民的门,在她的苦苦哀求下,这才把学费给凑齐了。东阳离开村子那天,吴远梅声声的嘱咐着他:“你在学校要吃饱一点,别饿着了,没钱了就给奶奶说,奶奶给你寄过去,知道没”,东阳掩面哭泣着,“我知道了奶奶,你快回屋吧”。“去吧,奶奶看着你离开........”吴远梅含泪笑了笑,东阳便提着行李,不舍的朝村口走去。那一刻,东阳更是在心里发誓,以后要让奶奶享福。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过去了三年。东阳回到了村里,可这次来,却又匆匆的离开了,临走时还留下一副棺材给吴远梅,吴远梅自然是很生气,质问他:“小东,你什么意思,是盼着让我早点死是吗?”。东阳听后,赶忙跪在地上,哭着说道:“奶奶,学校给我留有名额,让我去国外深造,那里很远而且车费又贵,我不知道自己要多少年才能回家”。

东阳抹了抹泪后,又接着说道:奶奶,您放心,只要我有机会,就一定回来看您,听完东阳的话,吴远梅觉得不能耽搁了他的前途,就没在计较此事。那晚东阳给奶奶留下自己在学校里打工挣下的一万块钱,便从此消失在了她的视线中。吴远梅常常坐在院子里,盼望他的身影回归,可是都等三年了也不曾回来一次。她有时在心里憎恨着东阳,为何那么久了,不回来看自己一次。但转念一想,东阳又是个懂事的孩子,他肯定会回这个家的....转眼又过去了两年,吴远梅实在等不下去了,便在邻居的陪同下,找去了他曾读的学校,见到了他当初的导师,导师说:“东阳啊,真是个懂事的孩子,她念及你生病了在村里没人照顾,索性就选择了退学”,我当初也是看他一片孝心,所以不好阻拦,就放他回去了,他近来怎么样了。导师说着,眼眶湿润了些。吴远梅听后内心狠狠颤抖了两下眼泪止不住流了下来:东阳..他...他离开家已经有几年了,一直没有消息,他离开的时候告诉我,学校派他去国外深造,原来我一直被瞒在了鼓里啊。吴远梅一边捶打着自己的胸口,一边流着泪离开了学校。接下来,吴远梅又苦苦找了三年,可还是没能找着东阳,自己身体倒是一天天垮了下去。这天夜晚,吴远梅打开了那副东阳送给她的棺材,里面竟有一封遗书,上面写着东阳的名字,遗书不长,但却字字啃噬着吴远梅的心。奶奶,当您看到这封遗书时,可能我已经离开人世了。奶奶,原谅我的不辞而别,孙儿对不起您,其实我不是有意瞒着奶奶的。看到这里,吴远梅眼泪哗哗的流下了脸庞。原来八年前,东阳还在读大三时,有一次晕倒在学校里,当他去医院检查时,却被告知得了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这种病无法治愈,恐怕活不到几个月了。东阳备受打击,在大哭几晚后,他首先想到的是家里年迈的奶奶,他知道奶奶年纪已经大了,为了不让奶奶为她操心,也为了不让奶奶奔波借钱给他治病,所以他就编了一个去国外的理由,悄悄离开了家,找一个没人的地方,默默的等着离开人世。

读完这封遗书后,吴远梅撕心裂肺的哭喊出来:小东.........第二天,吴远梅就离开了人世,去到那边与东阳团圆去了。后来村民发现她时,她就躺在棺材前眼睛紧闭,眼角处还饱含着思念的泪水,而那双长满干茧的手里还紧紧拽着那份遗书..........

一位60老母亲的自述:养儿养女,还不如养一只狗来得实在!

 我来自农村,今年60岁了,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妇女,我叫黄素芳。和老伴住农村里,家里有一层的土房子。儿子女儿都出嫁了,女儿嫁在省城里,婆家条件挺好的。女儿嫁人后有了孩子便少回来看我们了,说是她婆婆不愿意让小孩来农村里,太脏了蚊子又多。女儿嫁了个有钱人,可也没给我们寄过钱。就记得前年的时候寄了一千块,她说她婆婆嫌弃她是农村人,她在家里没地位,钱轮不到她支配。她的语气里,更多的是抱怨,为什么让她生在这穷乡僻壤里。儿子大学毕业后,就在城里扎根了。去年他说在城里房,我和老伴把所有的积蓄都掏给了她,还有女儿的彩礼钱凑够了他房子的首付。儿子娶了个城里的媳妇,有了小孩也没让我们见上几面,平时过年回来两天就回去了。儿子回来的时候塞了点钱给,儿媳妇脸色马上变了,说家里困难还要还房贷养孩子。后来他们回去的时候,我们以红包的形式,把这钱退回给了儿子。他们都说不习惯农村的生活,大年初二晚上我和老伴冷冷清清的过年。

我和老伴平时的收入就是靠种菜,有时候村里有人建房子,他会去帮忙搬砖。这也是我们的收入来源,现在我们手里的钱只够过日子,万一有个病需要急用什么的,还真拿不出来。日子也是省吃俭用的,每天都是5-8块钱的猪肉,太瘦了不敢,了肥肉多的可以炸了当油,方便炒菜。

说多了都是泪,别人羡慕我两个孩子事业有成,娶得好嫁得好。可我和老伴心里的苦只有我们自己知道。含辛茹苦的把他们带大到头来却是这样的结果。养儿养女,还不如养一只狗呢。家里的大黄狗成天陪我和老伴,还能帮忙看家。你给它点吃的,它还能朝你摇两个尾巴。人生不过短短几十年,我们己是垂垂老矣,现在我和老伴什么都不去想了。只想种种菜,每天散散步,度过余生。

替亡夫养大一儿两女,临老却露宿街头,邻居看不下去道出实情

故事示图

林梅和老宋是半路夫妻,都说半路夫妻不到头,林梅和老宋只过了五年,老宋就因病去世了。留下一儿两女,儿子12,两个双胞胎女儿十岁。林梅没有自己的孩子,她就把老宋的儿女当成自己的儿女,含辛茹苦总算是把他们养大,又一个个帮他们成家, 她也老了。林梅不怕老也不怕死,最怕的是得病。有一次她发烧,在屋里躺了三天三夜,愣没一个人知道。最近,她的记忆力越来越差了,不是忘了吃饭就是重复吃,经常一天吃几顿饭。她给儿子打电话,让他回家看看,儿子正在外地出差,说结束就回来,结果一等就是仨月。给大女儿打电话,大女儿说孩子病了得在家里照顾,又个小女儿打电话,小女儿说怀孕不想动。邻居王姐是个热心人,她看出来林梅的异样,时不时地过来看看她。可她的病越来越严重。这天出去菜,突然就糊涂了,沿着马路一直往前走,一直走到天黑。她想不起自己是出来干嘛了,也想不起家在哪儿,自己是谁。

故事示图

漫无目的的瞎走,走到一个桥洞的时候,她累了坐下就睡着了。林梅在桥洞下睡了一夜,天快亮时才被人发现送到医院。 经过医生的救治她清醒了些,总算记起了自己是谁。林梅从自己身上找到了记王姐电话号码的纸条。王姐把她接回家,然后给三个孩子打电话。还是谁都不肯来,王姐急了:她现在快死了,如果你们还有一点儿良心,念着她养大你们的恩情,就来看最后一眼吧!林梅不想给孩子们添麻烦,他们一直以为她很好。一儿两女陆陆续续的来了。可王姐在看到他们后却很心寒。他们像客人一样,坐了一会儿就要走。在林梅还没嫁过来的时候,王姐就跟老宋做邻居了,老宋家的事她最清楚。这三个孩子一直对继母心有怨气,他们认为是继母使他们失去亲妈的,老宋的前妻在离婚后去了南方,之后没一点消息。可是有一件事他们却不知道,她早就想说了,林梅拦着就是不让说。现在林梅都这样了,她再也忍不住。你们所谓的亲妈,根本就不是亲妈。我实话告诉你们吧!你们三个都是老宋朋友的孩子,你们亲生父亲家暴,母亲受不了杀了他,然后。那时你们姐妹还在襁褓中,老宋看你们可怜,就把你们带回家……老宋前妻不想养别人的孩子,天天打架最终离了婚。老宋一个照顾不过来。后来有人给他介绍了林梅,林梅便和老宋一起养育三个孩子,直到他去世。

故事示图

怕影响你们的成长,老宋和林梅打算把这个秘密瞒一辈子,可是我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林梅坐在床边看着窗外。她不知道三个孩子商量好了,儿子搬来和她一起住,两个女儿每天轮流过来陪她……

婆婆:我给儿子花20万是娶媳妇,不是供祖宗的!

 

李大妈的儿子刚结婚,儿媳妇结婚时要车、要房,还要20万彩礼钱。李大妈一直没有工作,所以也没有退休金什么的,家里的收入大多是李大妈的老头子做大货车司机赚来的。为给儿子娶媳妇李大妈和老头子也算砸锅卖铁了。本想给儿子娶了媳妇老两口也算完成了任务。却不想儿子的日子过的还如从前了。

李大妈的儿子参加工作不久就开始自己单独住了。房子是3年前,老两口贷款给儿子的。李大妈儿子自己做小生意每天起早贪黑的,也没什么时间。所以儿子没结婚前,每星期李大妈都要去儿子的住处帮儿子收拾收拾房间,洗洗衣服什么的。本想着儿子结婚后这些事情应该自有儿媳来做,或者两人一起做。毕竟儿媳自从嫁门就没有工作,只偶尔在儿子店帮忙。

让老两口没想到的是儿子自从结婚后,不仅没能被儿媳妇照顾,每天早上起来不仅要做饭还要给儿媳妇也做好。自己的衣服都没时间洗还要给儿媳妇洗。好多次李大妈实在看不过去就帮忙把儿媳儿子的衣服都洗了。有一次李大妈去儿子家又看到厕所堆着好多脏衣服,儿媳却在床上玩手机。李大妈就说了儿媳一句,少看手机,没事也收拾收拾家里。却不想儿媳妇说,男人就该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老婆就是要被宠的。

现在很多女孩子,又想找个有事业心的,又想找个把自己宠上天的。真不知道,你妈有没告诉过你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的道理,就你这样,老公迟早被你搞得焦头烂额。要想让你们的日子过得好,要不就找个工作给你老公减经济负担,要不就好好做个贤内助,别瞎折腾了!

老母死后富儿子翻箱倒柜忙找遗产,穷女儿一心料理后事得到巨款

树木茂密,鸟语花香,杂草丛生的山脚下,一顶破旧不堪的木屋屹立的格外耀眼,木屋的门前零零散散堆放着很多的瓶瓶罐罐,废旧铁屑和纸皮,木屋里住着个七十五岁的独居女老人,她就是张老太。张老太从四十多岁起就开始以捡破烂为生,至今已有三十个年头每天早晨天刚亮就起床,萝卜咸菜配稀饭,吃完就背着个蛇皮袋一路穿越村庄,去到镇上捡破烂,直到天黑前才会回家。

张老太膝下并非无子女,相反她生了一儿一女都已经成家,她的儿子,长大成人后娶了个城里媳妇,结婚后就住在了城里,儿子儿媳嫌弃老太太又脏又臭,没几年就不管她了。她的女儿嫁人后生了三个孩子,也是个农民,靠着卖苦力养活一家人,日子过的特别寒碜,虽说女儿懂事孝顺,但也无能为力,每月除了给张老太背点米过来,别的有心无力。于是张老太就这样无依无靠,孤苦伶仃的过了几十年,从起初的心里抱怨,渐渐适应了这样的生活。如今的张老太年事已高腿脚不利索,眼睛也不好使了,身体每况愈下,终于得了一场大病,不久便去世了。张老太卧病不起那几日,都没有通知自己的一双儿女,她知道就算告诉了儿子也不会来,而女儿都出远门打工了,不想临死了还要拖累她们。

张老太死后村长通知了她儿子和女儿,姐弟两也都第一时间回来了。她的儿子回家后不是忙着给死去的母亲料理后事,两夫妻却在母亲房间到处乱翻,找了半天没找到一分钱和任何值钱的东西,气的骂张老太,如今捡破烂的都有钱死老太婆都捡了三十来年了,怎么就没一分钱呢,死了还要我倒贴钱办后世。而她的女儿看到张老太突然离世,极度伤心,一心在忙着料理后世。她儿子没找到钱后,以为张老太把钱都给了他姐姐,于是质问姐姐,为了这事,姐弟两吵起来了,不是村长拉开,差点就要大打出手。张老太的葬礼在简单的操办中入土为安了,她儿子儿媳立马就回了城里,女儿见母亲家里一个人都没有了,于是把张老太和她老伴的遗像带回自己家去供着。

当她女儿端起父亲的遗像时,却发现相框后面夹着个旧存折,存折里有八万多块钱,都是她母亲多年来捡破烂舍不得吃喝一点点存的,密码写在存折的最后一页,让她女儿感到好惊讶。好半天,她女儿才回想起来,平时她来家里的时候,母亲总会跟她说她父亲生前的事,说她们老两口的感情,并提醒说将来等她死了,让她女儿把她和她老伴的遗像带回家去。张老太女儿才恍然大悟,原来母亲用心良苦,知道她弟弟根本不会去碰父亲的遗像,刻意给她留了一笔巨额遗产。夫妻俩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照顾城里儿媳生孩子,她给我开工资,我摔了碗回老家

我有两个孩子,大的是闺女已经结婚多年,外孙都13岁了。剩下的小儿子去年结婚,娶了一个城里姑娘,我给他们凑了14万,在城里了房。今年儿媳生孩子,我去帮忙照顾她,虽然老了,但是帮一点算一点,毕竟年轻人也不容易。

本来我打算在她怀孕的时候去的,结果她说不用去,千叮咛万嘱咐让我千万别去。我只好顺着她的意,等孩子生下来之后才去的。亲家母在生完孩子之后就回去了,剩下的就是我给儿媳收拾整理。孩子的把尿都是我来弄,她嫌脏,月子里她不能洗衣服,我帮她洗。做这些其实我也是心甘情愿的,毕竟这可是我们家的骨肉。

月子完了做满月酒的时候,儿媳说不要太麻烦,简单吃点饭就行了。我虽然不情愿,但是还是顺着她的意,年轻人的想法可能和老年人的想法一样。我们亲家两家,还有他们的一些朋友简单的像聚会一样吃了饭。吃饭中间,儿媳拿出一沓钱,她说妈这段时间辛苦你了。这是你的工资1500,你收好,以后每个月给你。

我说不用给钱,你们留着花。儿媳笑着说,你收着,还有条件呢,你只管打扫卫生,做饭这些以后让我妈来。我听了以后非常不高兴,这是明摆着当我是个扫地的保姆。我虽然老了,但是咽不下这口气,站起来摔了碗,东西也没收拾,坐车回老家了。后来,儿子给我打电话,说他训了儿媳妇,我知道他这是哄我开心。唉,当个婆婆好难。

农村83岁奶奶1人独居土房非常惬意,村里人都说她很幸福!

农村张奶奶今年已经83岁了,虽然她现在是一个人独居在农村,可是大家都说她是个幸福的人。年轻时,因为老伴的问题,所以他们没有自己的孩子,可是老伴又特别喜欢孩子,所以他们就收养了两儿一女,当成是自己亲生的一样疼爱,抚养长大。

现在孩子们都非常有出息,在城里都有了自己的房子,家庭和事业,他们经常跟张奶奶说想把她接到城里去住,她却都拒绝了,她说自己一个人在村里生活着自在,自从五年前老伴去世,张奶奶就都是一个人住,平时没事的时候就出去和邻居们聊聊家长里短,非常惬意。

虽然家里的生活条件不怎么好,可是张奶奶根本不在乎,只要有个能够遮风挡雨的地方,她就很开心了,张奶奶说自己也没什么愿望,只希望儿女们能都生活顺利就好,只要看到孩子们好,她就觉得自己好,就没什么遗憾了。

 养老还得靠自己别人不指望

养儿防老是农村人的传统观念,在过去的农村由于体力活比较多,许多事家里没有一个男孩子是根本不行的,一方面是因为农村人重男轻女的观念,还有一方面就是父母把儿子拉扯大了,等到自己老时子女们能懂得知恩图报,能陪自己聊聊天不至于自己孤苦伶仃。

而在胶东的农市上卖菜的王大妈却说,养老我也谁也不靠只靠我自己。王大妈今年65岁,原先在一家羊毛衫厂上班,王大妈说,自己就是在羊毛衫厂认识的老伴,后来因为厂里资金链出现问题,厂子经营了半年后就倒闭了,而王大妈和老伴就双双失业,总不能在家闲呆着吧,当时孩子已经上了小学,正是花钱的时候,每个学期的学杂费,吃住费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正巧当时村里正支持建造塑料大棚,对自建的的塑料大棚还有补助,两人经过商量后就开始种植蔬菜,王大妈感叹到:当时不知道怎么种菜可把人愁死了,什么时候该下苗,什么时候该打药自己是一窍不通,跑去书店点书天天看如何管理蔬菜,怎么打药,不过还好在跌跌撞撞中终于学会了管理蔬菜。

种植蔬菜是份体力,操心活!翻地不像现在都是全机械化的,当时都是一铁锹一铁锹的翻土,碰到雨雪天,半夜两三点得起来把塑料膜上的雪刮掉,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加上老伴常年从事体力劳动,身体现在干不动这些活了,现在在家帮别人做点手工活,我一人也干不下来,现在就是进点蔬菜来卖”。

王大妈家离当地的农市也就一公里左右,临近中午王大妈跑去外面的流动摊上了份米线吃了起来:“趁着现在中午菜的人多,能多卖点多赚点钱,将来给自己养老用,不指望自己的孩子来养活我,儿子现在也有2个男孩子,大儿子上初中,小儿子今年也上了小学,两口子整天忙的不可开交,只要不让我帮衬着就行了,将来养老的事还是靠我自己”。

正说着呢就来了菜人:“大妈你这萝卜咋卖”。王大妈也赶紧放下碗筷:“8毛钱一斤,还有这萝卜缨3毛钱一斤”。“今天生意好卖完的早,不到1点估计就能全部卖完了”。

 婆婆、妈妈同一屋檐下,乱成一锅粥了

背景:两个妈妈来给我们带小孩

现状:昨晚我和老公吵架,大家互相不理解,每个妈妈都觉得自己很受委屈,老公更偏向婆婆。家里关系太乱,不知如何处理。

起因:昨天中午妈妈做了中饭,煮了冬瓜排骨汤,汤里放了若干排骨(10块左右)、若干肉(10多块),婆婆给妈妈盛的汤,妈妈发现她的碗里有3块光光的骨头无肉,我的碗里也没有(我后上桌吃饭的,不知道谁给我盛的汤),尽管妈妈血脂高,有时不吃,有时吃个1,2块,妈妈不太高兴,但是没有对婆婆说什么,跟我说:“她不开心,婆婆怎么能做这么明显的事”。晚上的时候,妈妈给我热汤,又看到她煲的鸡汤里,鸡腿和鸡翅找不见了,所以联想到中午的事就跟我说:“你看看一只鸡就这么几块肉”,尽管我跟妈妈说:“可能是昨天晚上婆婆给我和老公热汤的时候给我们吃了”,但是我还是有点怀疑的,恰巧我对着汤脸色不太好,被老公看到了,老公追问怎么回事,当时头脑一热就说了出去。

现在家里的状况是:老公对妈妈有意见,妈妈对婆婆有意见,婆婆对妈妈有意见,我可以理解他们,但是嘴巴没有老公厉害,说不明白,说到最后全是我和我妈妈的错。我最生气的地方是明明是婆婆和老公经常背后说家里发生的所有的事情,老公跟我不承认,总是说她妈妈不告状,忍让,是我妈妈欺负人,不尊重婆婆,婆婆跟老公说她特别辛苦特别累。

问题是:

1.关于照顾孩子:我妈妈做事情特别认真特别负责,确实比较龟毛,也经常说我和爸爸做事情做的不好,教我们要怎样做。婆婆做事情特别不认真特别不负责,给新生儿冲牛奶冷点热点都无所谓,洗澡水温也是差不多就行了,给宝宝换衣服不关空调也没关系,尿不湿和尿布也不太喜欢给宝宝换。这些事情妈妈都不同意的,也经常在她们有不同意见的时候不听婆婆的,婆婆也经常说你们就是不相信我,我还能害自己的孙子。

2.关于卫生习惯:我妈妈较干净,家里地上有水滴都要立刻擦掉,婆婆在农村习惯了,卫生习惯较差,比如电饭锅外面脏脏很久不擦,比如洗完肥肠的盆子不洗干净,有一次婆婆洗虾,妈妈跟她说你洗完虾把盆子洗干净,不然会有味道。婆婆说你以为我不洗,我都洗的,边说着边把洗虾的盆子放在卫生间的地上。有一次妈妈做的不好,因为卫生的事唠叨了婆婆好久,说了好几次:这么脏在我们那要被人笑话的,婆婆忍着了,没跟她对着干。

3.关于分工:妈妈负责一天24小时带孩子,给我做月子餐,以及全家的中餐;婆婆负责洗尿布(多的时候机洗,少时手洗),做早餐和晚餐以及洗碗擦地。妈妈做的事情严格来讲并不少,因为她带孩子很负责,夜里有时孩子肚子胀气,自己困的不行也要坚持给宝宝按摩,有时喂了牛奶(我没什么奶水)再拍会嗝换了尿布再按摩宝宝肚肚,两个小时都过去了。

这里让我最生气的是老公:他跟我说了好几次她妈妈很辛苦,在我们家里像佣人,呼来喝去的,我妈妈并没有对她呼来喝去,也没有当她佣人,只是会告诉她一些事情要怎么做,倒是我和老公经常让婆婆做事情,比如我让她热汤蒸苹果(以后尽量自己做),老公让她烧水洗东西。老公对待两个妈妈让我觉得特别不公平,知道自己妈妈辛苦,从不说我妈妈辛苦,我妈妈有心脏病身体并不好,从我们计划怀孕就特殊照顾我和我老公,婆婆没来之前,一直是我妈妈做饭、洗衣服、擦地、帮我们装修房子,最让我妈妈伤心的是,一次她感冒发烧,还坚持去给我们监督装修,坚持给我们做饭,我们两个没良心的碗都没帮忙刷,而最终我老公对她的评价就是:我们装修房子,她总提意见,我总听我妈妈的,而事实是我妈妈装修过好几个房子,有些意见是对的,有些意见刚好和我的想法一致,我的想法和我妈妈不一致时,我坚持的是自己的想法。老公和婆婆都认为妈妈喧宾夺主了,在他们湖南,儿子家就是自己家,丈母娘过来只是做客,是呀!做客给你们干这么多活,你们怎么不推却呢,做客花了30万和我们房子,说是合资,其实我妈妈就我一个孩子,还不是给我们(如果婚姻稳定的话),而老公家里一分没出,一共给了我一万块,老公还特意说一说,我妈妈对老公的好,老公从来没表示过感激,他会感激自己的妈妈把自己养大,他会说她妈妈在我们家好辛苦,我妈妈以前每天特意给他换花样做早餐、晚餐,他看不见,我妈妈心脏不好,还坚持给我们夜里带孩子他看不见,他:他会说:“谁让她带的,她自己不放心别人带;我们家宝宝夜里不哭好带”。

晚上失眠心塞,越想越委屈,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也许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奶奶老了,三个儿子都嫌麻烦没人照顾,奶奶最后向他们要回了房费

此篇文章来自网友投稿,当我读完这篇文章是,被奶奶的无私感动了,看到我流泪了。我奶奶有三个儿子,在我们村里很多人都羡慕奶奶,因为在他们的思想中认为“养儿能防老,而生女儿只不是给别人养活一个人,”所以他们都愿意生儿子,当然我的奶奶也不例外,小时候奶奶经常对我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盼着他们没灾没病,平平安安的过日子。”奶奶的愿望实现了,他们三个都健康的长大了,每一个都有了出息,找到了媳妇,在城里了房子,村里的人都说我奶奶花了半辈子的心血培养了几个能干的儿子,奶奶听在耳里,乐在心里。他们刚结婚的时候,奶奶的身体很健康,所以在我记忆中小时候就几乎没有见过父母的面,因为我出生后不就,父母就把我留给了奶奶照顾,我经常跟我的朋友说的一句话是:“我家里奶奶是最辛苦的,把我爸爸他们养大后,没过几年的幸福的生活又开始照顾我了,她的一生照顾了两代人,可是却没有换来一代人的照顾”。去年奶奶八十岁的生日,想让我们回家看看,可是她的三个儿子都说工作忙,所以没有一个回去的,奶奶守着她养活我们的两代人的房子,一个人吃了一晚长寿面,我想不到有什么词语来形容奶奶当时的心情,但是我想我可以感受她的孤独和无助。

今年奶奶生病了需要人照顾,所以她的三个儿子和儿媳妇就商量着把老人接到城里来住,可是他们三个都嫌麻烦没人愿意去照顾她,最后是我三叔想到了办法:一个月三十天,我们三个每人十天轮流来照顾。这个方法得到了两个哥哥的认同,所以第二天我父母就把奶奶接到了我家,从此奶奶就成了一个皮球他们三个丢来丢去的过着剩余的日子。我就得最清楚的一次是今年的三月三十一日,前一天是由我三叔照顾的,按理来说31日应该由我父亲照顾,可是我父母那天刚好出差,所以就让我三叔再多照顾一天,可是三叔和三婶认为他们的十天已经够了,最后奶奶是在我三叔家门口过了一夜,我永远记得那天奶奶蜷缩在门口的情景,她像一只被遗弃的小猫紧紧地所成一团,天亮后奶奶拿着自己地行李回家了,不,那不是行礼,只不过是几件不知穿了多少年的衣服罢了。在四月十五日的早上老家的邻居打电话说我奶奶快不行了,让他们赶紧回来,那天晚上他们三个都回家了,可是奶奶已经奄奄一息了,看到她的三个儿子都来了,她笑了,拉着他们的手吃力的说:“你们在我的‘房子’里住了十个月,可是我没有收过一分钱的房费,我不求你们能报答我什么,我最大的心愿就是你们能健康的长大平安的生活,我不想一个人在这房子里过八十一岁的生日了, 我害怕,以后你们就可以放心的生活了,没人给你们添乱了当奶奶说一个人在这房子里过生日害怕的时候,我看到他们哭了,奶奶用了一辈子的时间抚养了两代人,可是在临终时却没有人陪在身边。我想奶奶所做的一切都是她心甘情愿的,可是我们却把她的心甘情愿当成了理所应当。奶奶第二天走了,在她咽下最后一口气的时候,爸爸他们跪下了,他们哭了,他们流泪了,但我想这眼泪是痛苦的,是悔恨的,因为十个月的“房费”的房费他们要永远亏欠于奶奶了。

傻儿子死后留下五十万,两个好儿子要来分钱,她拿出一张墓地合同

李婶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和二儿子都很正常,只有三儿子小根是个傻子。小根小时候也很健康,有一次发烧,不知吃了什么药,病好了人也傻了。李婶丈夫早没了,她把希望放在了大儿子和二儿子身上,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好穿的都先尽着他们,他们吃剩用剩的才给小根。大儿子和二儿子也看不起小根,嫌他给他们丢脸,没少揍他。两个儿子长大后做了生意,不说发了大财,在村里日子也算好的。大儿子后来娶了个城里老婆,在城里了房,搬到城里去住了,平常连个电话也难得打。有一次李婶进城,顺便去他们家。她一敲门,分明听到里面有动静,就是没人回。她知道防盗门上那圆点叫猫眼,从里面可以看到外面,他们分明是不想让自己上门。

从那天起,李婶知道大儿子靠不住了。但是,二儿子同样也靠不住,他娶了村里一个女人,在老宅上起了新楼。那女人像防贼一样防着她,她一上门就全程跟着,看似殷勤,其实连杯水都没给她喝过。有一次,她来看孙子,孙子吃完了酸奶,她掀开盖子舔,被儿媳发现,说她偷小孩的东西吃,难怪家里零食少得那么快。二儿子明明在边上听着,却自顾玩手机,没替她说一句话。李婶郁郁回到家中,看到小根正在蹲在地上看蚂蚁打架,心里长叹,这三个儿子全白养了。不久李婶得了一场病,两个儿子突然殷勤起来,将她送进了医院,她还以为他们突然变好了,很是激动。七天后,她治好了病,回来一看,家里的钱全都没了。问了两个儿子,才知她一进医院,他们就来把钱全拿走了,还说治病用掉了。但是,什么样的病七天就花了五六万?小根鼻青脸肿地给她端来水杯。她很生气,问:去哪疯了,怎么被人打成这样?小根嘿嘿直笑,说:哥哥们打的,他们来偷钱,我打不过。李婶心里一痛,说:小根呀,以后咱不指着他们了,我们俩相依为命过日子。李婶病过这一次后,身体明显不行了,全是小根在侍候着。但毕竟是个傻子,只知道干简单的事,李婶一开始也确实是想好言好语教他,只是怎么教也不会,不免烦躁骂他。

小根听了骂,缩在一边显得很委屈。见他这模样,李婶又想到了自己另两个儿子,不禁流下泪来。小根害怕极了,说:妈,你别哭了,我一定改。其实他根本不知道自己要改什么,只是觉得老娘生气,那就是一定是自己的错。时间一天天过去,这天,李婶去城里农具,小根非要跟她一起来。好东西后,不知不觉来到了大儿子的小区前。大儿子和大儿媳正好进去,两人分明看到了他们,却装作没看到一样。李婶心里冰凉,浑浑噩噩地走着,突然小根将她猛力一推,跟着听到一阵刺耳的刹车声,她看到小根被一辆车子撞出了老远。愣怔几秒后,她突然明白过来,爬起来疯跑到小根身边,他七窍流血,看着她,脸上却还是带着笑。小根死了,因那司机违规行驶,赔了五十万。钱一到手,儿子儿媳们立即来了,想要分一杯羹。李婶拿了份合同给他们看,上面写着她了一块顶级墓地,正好是五十万。 

父亲留遗产给儿子50万,给女儿一堆垃圾,突然惊喜来了!

 马俊有一儿一女,说得上是儿女双全,幸福连连。他特别疼爱自己的儿子,从小恨不得把所有东西都给儿子。可是你把所有东西给儿子,儿子不孝顺啊。马俊退休以后,落下了职业病,半天都得躺在床上,上厕所是最困难的,有时候还会突然晕倒,但是儿子又不伺候,心里还是酸酸的。。于是马俊只能靠女儿来孝顺,女儿本来就懂事,人也很乖,所以每天都在此后马俊的事情。

但马俊心里还是爱儿子。过段时间马俊发现儿子变了,整天都守在自己身边,给自己端屎端尿,瞻前顾后的伺候着自己。还把女儿赶走了。马俊心生感动,一想到儿女都没结婚,顿时想付出一切给儿女都把婚事办了。马俊退休金刚好够房,根本就剩不了女儿的陪嫁。马俊自私的想,不管女儿了,不行就傍个大款吧让她。于是就开始筹备着儿子的婚事。

突然一天,马俊从家门口路过,偷偷的听见了儿子跟另一个女人的谈话,这个女人应该就是儿子的女朋友,也是未婚妻了吧。喂,你那该死的老爹怎么还不死了。死了赶紧把钱拿上,把房一卖,咱俩做生意去。嘘,小声点,那天我爹晕倒,医院诊断证明我没给他看,癌症晚期,也就一个月的光景了,咱俩先假结婚,骗到彩礼钱,再骗房钱,再卖房!马俊听罢,本来想冲进去扇儿子一个耳光,但还是忍住了。他回到自己屋里,默默的留下眼泪,也做出了一个决定。马俊最终还是去世了。儿子也没有给马俊举办婚礼,全都是女儿忙东忙西操办,末了,儿子就跑过来找女儿要房子,要把女儿赶出家去。女儿斗不过儿子,只能带着父亲的遗物离开家里,儿子独霸老房子和父亲原本给他结婚的钱,整整50万啊。

女儿被赶出去后因为父亲的骨灰也埋在了老家,她就带父亲的遗物回到老家,在父亲墓前一边磕头,一边烧遗物,最后发现了一个本子里面也有一封信。原来父亲早就算到了这个没良心的,暗地里已经分配好了遗产。儿子虽然坏,但他是儿子,所以钱还是给他。女的话,一定要得到好报,于是就把自己珍藏了几十年的邮票集留给了女儿,他知道女儿一定会找到邮票集和这封信。女儿打开邮票集,里面全是中外珍稀极品邮票,回到城里上了拍卖行,一下子就拍卖了500万。儿子50万,女儿500万,这个马俊在最后关头,还是做出了最明智的决定。

有种没良心,叫老人帮忙带孩子“天经地义”! 

我是一名没有任何带孩子经验的新手妈妈,孩子五个月的时候,我又踏上了重返职场之路,带孩子的重任自然而然的就交给了奶奶。许多家庭也都面临这样的困扰,妈妈辞职在家带孩子难免会导致经济压力过大,请保姆费用高而且也不放心,于是大多数父母都选择让老人帮忙带孩子。于是。网络上也出现了一些段子:有一种冷叫做奶奶觉得你冷、有一种饿叫做奶奶觉得你没吃饱、有一种土叫做奶奶打扮的小孩等等。但是老人帮忙带孩子就是“天经地义的吗?有些家长认为,带孩子绝不是个轻松的工作,而且既费心思又搭钱,给点带娃费也是正常的,有些人则不这么认为,对于这件事情,我们来看看大家都怎么说。

♣有的家长认为,老人辛苦一辈子,到老了该享受天伦之乐,却还要辛辛苦苦给看孩子,不但要尽心尽力,有的老人还把养老钱给搭上!再说了,找保姆也要花钱啊,关键是不如自己父母看的细心,给钱是应该的!

♣有的家长认为,没必要给钱,牵扯到钱就容易伤感情,再说都是一家人分的那么清楚干什么!现在社会压力那么大,年轻父母赚钱要生活要还房贷,还要照顾孩子,再给父母钱,父母也不会要吧!

♣甚至还有一部分家长说老人要就给,不要就不给呗!试问一下,有几个老人会问自己的孩子要钱?他们不仅不会要,只要有一口吃的也是先给孙子吃吧!

在女性越来越独立的社会环境下,许多妈妈都会选择重返职场,而不是在家相夫教子,双职工已经成了普遍的现象,而老人看孩子自然也成了常态,但是这是老人的义务吗?显然不是!老人有享受晚年的权利,虽然大多数老人都是自愿的,但这其实也是出于父母对子女的爱,他们希望能够帮年轻父母减轻点负担,也希望有更多时间和机会能跟孩子们相处。

个人认为,老人帮忙带孩子这件事情,我们可以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范围内,适当的给老人一些辛苦费,或者平时帮老人些衣服、营养品之类的礼物,表达一下我们的感激之情。等孩子长大了,上学了,也要时常带孩子回家去看看老人,其实他们并不在意你花了多少钱,老人们最需要的还是精神陪伴!说到底这不是老人要不要的问题,而是不会不会主动去做。你觉得呢?

五十岁改嫁,后老伴要给儿子一套房,儿子做一事我陷入绝望

 年轻时我为了跟丈夫结婚,远嫁到外省来,我爹妈当初极力反对,以至于结婚后好些年没有再来往。我丈夫家穷,那时候我俩拼命工作日子渐渐好了起来,可直到我儿子结婚时,就在结婚前两个月,我丈夫车祸死了。之后的十多年我都一个人过,给儿子盖房娶媳妇欠了亲戚一屁股外债,我就去工厂做工,在这之前我连饭都不会做,都是丈夫做饭,但为了儿子我还是拼了。儿子儿媳妇在外地工作,一年也回不了家几次,我打工的工厂老板,是一个六十多岁的人,情况和我差不多,几年前老伴因病走了,膝下有个儿子已经成家立业。

亲戚们天天上门要债,这个老板人好,再加上跟我谈得来,主动帮我还了几万块钱,我一开始不答应,但他执意帮我还债。再加上厂里人撮合,我俩就在一起了,我心想着年纪越来越大,彼此之间也能有个照应,不至于老了还给儿子添累赘。年底儿子回来,我就把这事跟他说了,结果儿子当时就沉默了……后老伴请我们一家去他家吃饭,他儿子儿媳妇也回来了,我儿子一到那儿一句话也不说,中午吃饭时,后老伴多喝了几杯酒,趁着高兴对我儿子说:家里的这套楼房我一个人住怪可惜的,你大哥家有楼房,我打算把这套房就给你了,我和你妈就住你们家平房小院去,你看怎么样?这是好事,儿子本该高兴啊,可他当时就发火了说:谁稀罕你家的破楼房啊?这房子怎么也得有几十年了吧?我们家虽说没钱,但还没穷到这个份上……老伴儿子一听马上就翻脸了说:你算什么东西,别给脸不要脸啊!按理说这是我们家的楼房,凭啥给你住?

我儿子当时就更恼火指着我说:真不明白你是怎么想的,都这么大岁数了,你图什么啊?自己不要脸还连累我们,你知道现在村里人都怎么说你?你对得起我死去的爸吗?儿子说完扭头就走了,把后老伴气够呛,他儿子又对我说:原来以为你是个老实人,没想到你才刚过门就惦记上我家房子了,以后还不得把我们家工厂也过户到你儿子身上啊!一家人本该乐乐呵呵的,儿子这么一闹搞得我里外不是人。最让我心痛的是,我辛苦一辈子,儿子却这样说我,回家去找儿子,他却往外撵我,他说:以后我没你这个妈,你愿意跟谁过跟谁过去!现在儿子不见我了,去年过年也没回家来,今年已经过了一大半,我真的很怕儿子一辈子都不搭理我了,我可是他亲妈啊,难道这件事我做错了吗?我就不该找这个后老伴吗?后老伴经常安慰我,他说:放心吧,孩子只是一时接受不了,但他们总会理解的。两年了,我一直盼着儿子回来看我……

我是女儿,我惦记娘家的房子和钱碍哥嫂什么事了

 

我是城中村的,娘家拆迁,分了三套房子。我妈妈就给了我一套小的!爸爸妈妈和哥嫂侄子住一套大的,还有一套卖给了亲戚!

因为越来越不喜欢婆婆,下班了就不再去她那吃饭了。反正离我妈家也近,所以我们下班了开始去我妈家吃饭,再回小家。偶尔我妈妈会塞给我点小钱,我也接受了,家里拆迁,不差这点钱,我为什么不要!

因为房子特别是每天开始回家吃饭后,我嫂子从一开始的阴阳怪调,到让侄子不叫我,现在我哥也不理我和我老公了!我就不明白,我妈愿意,也有这个能力,我爸妈能给我哥房子,为什么不能同样给我房子,我妈能伺候他们,我为什么不能也每天回家吃饭!

同是妈妈的孩子,我要套房子,要点钱,吃点饭我有什么错!?

倘若有来生,一定学会保护自己

多次想感慨婆婆的经历,可就是静不下心来,揪心的故事多的无从说起,不知从哪下笔,今天豁出去了,彻夜无眠不足挂齿,关键是害怕触动内心深处曾经很痛的伤疤。我是1992年的冬天正式与孩子奶奶建立的婆媳关系,在我的视觉中,她是世上最‘苦命‘的女人,‘苦命‘这个词汇还远远不够,反正是要多苦有多苦吧。用一句俗语概括。可能她上辈子是罪大恶极的囚犯,今生是来世间赎罪的。此刻,我突然无语,是褒?是贬?我还是随笔吧,压抑、愤慨、痛恨、惋惜…所有抱怨的词汇瞬间一拥而上。还是从我和她家接亲时说起吧,我和老公结了婚除了假期回去几天,多数的时间在演出中度过,只要我们一回去,婆婆就像说书似得,滔滔不绝的讲着她那些痛苦的往事。而且有的内容我已经听过无数次了,她还在一次次重复的讲。婆婆是十七岁与老爷子结的婚,在那个穷苦的年代,老爷子在村里很超越,不仅人长得帅气而且很优秀,担任农业社的会计,还会木匠手艺,而且对婆婆更是体贴入微,小日子过的其乐融融。接二连三的生了五个孩子,四男一女。然而好景不长,冥冥之中,老爷子被村里一个精明强干而又水性杨花的女人勾跑了魂,夜不归宿是常事儿。当时大儿子22岁在乡镇念高中,老二老三学习都不错,我们那口子是老四,还有位姐姐,一家人被老爸的情感背叛搞的乌烟瘴气,婆婆更是缩手无策,想管管不住,想走走不了,母系的天责决定了她与自己的骨肉不离不弃,整日以泪洗面,忍气吞声而任劳任怨的给孩子们当着保姆。有时因为言语不和老爷子还动手打她。写到此我忍不住为她鸣不平:“您咋那么命苦呢”?

心里在暗自为她叫屈。谁让她承受了全天下的女人史无前例的压力和痛苦呢?好歹也让别人分担点儿,干嘛独自品尝用血泪汇集的千般滋味?天哪,我调节下心情再写吧!多年前的一次晚饭后,在婆婆那个破旧黑屋子的炕头上,老人家又一次讲起了我已背的滚瓜烂熟的故事。我禁不住问她:您是何时发现他负心的?她说:还没生四小之前!听了这话,我真想没大没小的训斥她几句:活死人呀?明知对方已变心,还要生?不是自讨苦吃吗?善良而愚蠢的老女人却说出了令我哭笑不得的傻话:哎,我说再生一个好歹能让他回心转意,谁知他的心竟是铁打的!我瞬间无语,震撼?怜悯?止不住满心酸楚,眼睛模糊的举头望着满是尘埃将要坍塌的黑房顶,思绪万千:您这位愚笨的女人,他心已去,您守着他老祖宗留下来的危房干嘛?人家住的高楼大厦享受天伦之乐,养活着没有血缘关系的子孙后代,而您和孩子们却吃苦受累,过着乞丐般生不如死的糟糠生活,还心存希望的期待着负心郎回心转意?我淌着泪沉默了许久。最为可气的是,每当到了天黑,第三者要等不到老爷子去她家,还要猪八戒倒打一耙来破房屋的后墙窗户下厉声叫骂不止。我问:“那您怎样的回击?她边叹息边笨拙的回答:哎,我嘴笨的能说啥?悄悄的等人家骂不动了回去后,自己捂在被子里偷偷的哭!听到此,亲人们怎么想?反正我特想歇斯底里的朝着苍天大吼几句:人间还有真理吗?为什么让这个无知而柔弱傻女人承受了这么多,谢谢您没让她崩溃到精神失常!

几经周折,夫妻俩感情彻底破裂,恩断义绝,隔了离婚证,老爷子无情的撇下妻儿老小七口人甩门而去,冷漠到连自己的亲妈也不管了,一家老小是怎么艰难的熬出头的?可想而知那种惨。当时我们家那口子才八岁。这还不够,老爷子走后,雪上加霜的是老奶奶下肢瘫痪还双目失明,饮食起居不能自理。写到这里我的心在哆嗦,真可谓叫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哪。傻婆婆在这种滚油浇心的状况下,以泪洗面忍辱负重伺候了三年她婆婆才过世。三年怎么熬过的?那可不是三天呀,病人大小便失禁,端茶喂饭都由婆婆独自承担。实在不敢想象那种煎熬,在此期间,老爷子的姐妹们除不感恩还经常来刁难婆婆。我在这里又忍不住插一句:这一家人还是父母养的吗?怎么都是这样冷酷无!哪??哦,突然明白了:墙倒众人推。可能就这样的原理吧。苦难的日子就这样持续着,婆婆每天日出而作,日落难息,山村的田地高低不平,而且都是崎岖的小路,可想而知收割时的那种艰难,下地回来下厨,有时孩子们还抱怨:跟上你们这样的家长,我们出去倒不敢抬起头走路,你命苦却把我们也连累了!傻婆婆咬咬牙,暗自流着泪,没地方宣泄。就这样日复一日,盼望着苦尽甘来。

然而苦命的女人哪,想摆脱困境谈何容易呀?有一天下地回来,50多岁的她突然下身血流不止,家里都是未成年的男孩子,女儿出嫁又不在跟前,老四随团演出也不在,在亲戚的帮助下去省人民医院做了检查,确诊为:子宫癌,不过是良性的,还好有一线希望。可能上苍眷顾命不该绝,手术很成功,保住了性命。不过医生说最多能活15年左右。

可破天荒的超活了三十年,手术五十多岁,今年八十一岁了。是福是祸?祸福相依吧,老俩口最幸福的日子就是在我这个儿媳的撮合下,给了负心郎君忏悔的机会,老俩口在我们宽敞的单元楼里亮堂堂的住了好久,就算弥补流失的爱吧,是苦?是酸?百般滋味只有她俩知道,说到这里我又一次哽咽,苦涩而艰辛的爱,谁对谁错?无法诠释,只有脚知道鞋的大小。婆婆您此刻正在经历综合性病痛折磨,即将离我们而去,让我们朝着您被苦难压驼的背影说声:“珍重!走好!倘若真有来生,一定学会保护自己!”安详的上路吧。您再也经不起折腾了,剩下的苦难让我们来承受吧!最后我再向您嘚瑟一句:“我是您的骄傲,您经常说以我为荣。我会很透彻而且层次分明乐观的活着,不像您糊里糊涂、窝窝囊囊的包裹了满腹的委屈沉重上路。我会化悲愤为力量吸取您失败的教训,教育下一代以德制家,以孝为先传承美德。特别教诲您的儿孙们做有良知的人。安息吧苦命的老人家,音容常在!!

五十年不婚,老了却对一个老头穷追不舍,死了也要合葬

故事示图

陆阿婆今年六十八岁是个老姑娘一辈子没嫁过人。亲侄子陆小春受亡父之托,把陆阿婆接回家照顾。陆小春是个好奇的人,总想知道姑姑为什么不嫁人,时不时的就陪着她聊天套话。其实陆阿婆也并没想瞒着谁,见陆小春想知道,就给他讲了当年的事。那年,陆阿婆才十八岁,她和村里的后生阿明好上了。两家人也都同意。就在他们准备要成亲时候,阿明进城东西却再也没回来,有人说他遇到了抓壮丁的,被抓走了。也有人说他被流弹打中,死在了城里。那时候到处在打仗,没人敢再进城,陆阿婆要去找,被家人关了起来。阿明就这样失踪了,陆阿婆不相信他死了,一直等他回来。

故事示图

一年又一年过去了,陆阿婆始终是一个人,家里给她介绍的不少后生,她一个都看不上。父母去世,把她托付给了陆阿婆唯一的弟弟,也就是陆小春的父亲照顾。弟弟为这个姐姐真是没少操心,一直要把她接回家住,可陆阿婆就是不同意,她说自己还能动,干嘛要麻烦别人。现如今陆小春的父亲也去世了,这个接力棒又落到了陆小春的头上,陆阿婆也没再拒绝。她不得不承认自己真的老了。陆小春把姑姑照顾的很好,他们像朋友一样无话不说。陆小春最喜欢听姑姑讲过去的故事。可是,最近不知道怎么了,陆阿婆老往外跑,陆小春想听故事都找不着人了。这天一大早陆阿婆又不见了,陆小春把附近都找了个遍,问了好多人大家都说没见到。这一大早能跑那儿去。走到村西的时候,一个小孩儿告诉他,说看到陆阿婆坐公交车进城了。听到这儿,可把陆小春气坏了。姑一个人跑进城干什么?想去找,可又不知该去哪儿找。只能等着她回来,天快黑的时候,陆阿婆终于又坐公交车回来了,陆小春忙迎上去,问他她去哪儿了?陆阿婆却不愿意说,只说闷得慌,出去走走…有谁坐着公交车去解闷的?第二天陆阿婆又起个大早出门了。这一次陆晓春多了个心眼儿,悄悄从后面跟着她。跟着她进了城,又跟着她去了老人院,然后看到她温柔地跟一个七十来老头儿说话。那老头对她却是待答不理。陆小春还从没见过姑姑如此低声下气的,在她的眼神里还看到了一种熟悉的目光,那目光柔得能滴出水来。这是怎么回事儿?陆小春很清楚这种目光只有在爱人之间才有。他走过去,喊了一声姑姑,陆阿婆惊慌的转过身去。像是做错事情的孩子,微垂着头脸都红了。那老头儿看到陆小春,不耐烦地说:你是她什么人?最好赶紧把她带走,老往我这儿跑算是怎么回事儿?阿明,你不能这样对我,我好不容易等到你,我就不走。”陆阿婆竟像个孩子似的撒起娇来。老头坐在轮子上很瘦,脸色苍白得像纸一样。经过询问陆阿婆终于说出这个老头儿就是当年她失踪的恋人阿明。原来他真的是被抓壮丁的抓走了,在战乱中断了一条腿,他认为自己这样子配不上陆阿婆就没再回家。解放后留在了城里当了工人,后来娶了一个寡妇,就这样过了半个世纪,现在他快死了,孩子们工作忙没时间照顾他,便把他送到养老院。陆阿婆的一个姐妹也想来这里住,陆阿婆陪她来打听价钱的时候认出了他就是当年的恋人阿明。知道他老伴儿已死,就缠着他非要嫁给他。

故事示图

可阿明知道自己时间不多了。自然是不会同意,陆阿婆便天天都来养老院。她想和他在一起,她已经等了一辈子…为了完成陆阿婆的心愿,陆小春去找了阿明的子女,他们听后却不支持,说父亲已经这样了,不能耽误人家。陆小春便一趟一趟陪着姑姑的去找他们。可是,生活总喜欢跟人们开玩笑,一个月后阿明去世了。陆阿婆很伤心,阿明下葬后,她让陆小春去把阿明墓地旁边的位置了下来,她说活着的时候没能在一起,死后要永远待着他的身边。 

我说:我管你!母亲带着哭腔说:我有亲儿子谁要你管

 

我一出生就被嫌弃。家里不是养不起,而是父亲认为连生三个丫头很丢人,但父亲仍然找了一个保姆照管我,于是我刚断了奶就被送到她家,一个月给五十块钱。她姓秦,早年得过天花一脸麻子。我去之前,据说她已照管过十七个孩子,少则几天,多则几年。她自己也有个儿子叫,那年已十二岁,把还不会走路的我架在脖子上满院疯跑。那年我病了高烧不退她把我用毛毯一裹,就去找我的父母。因为他们已经很久都想不起来看我了。恰逢我父亲那天心情不好,远远看见麻脸女人背着我来了,竟然飞奔进屋,把门重重地关上。我得的是急性肺炎,住院押金交了三千。那天她把我背回家,一边骂,一边找出自己的存折,然后带我直奔医院。后来告诉我,当她把那么厚一沓钱递进缴费窗口时,心疼得哭了。

我病好后发生了更严峻的事——父母拒绝认我这个女儿,更拒绝再提供当初说好的五十块钱生活费。她冲到我亲生父母家,握紧拳头砸门。可我那伟大的双亲就是有本事任她砸,不出一丝声音。她最终没有把我扔在那个门外,本来是这么打算的,可一放下我就哭,她没办法。后来她告诉我,看我那么瘦,不像是命大的,她怕我冻死在外面也没人理。我最终还算命大,虽然常常生病,好好走着路也会磕伤脑门儿,可还是险象环生地长大了。还上了学。升入初中那一年,去了我们本地一家钢厂当工人。她如释重负对我说,这下好了,有你哥供你,我可解放了!我和她一样高兴。我知道她辛苦,每天凌晨不到五点就起来做凉面、磨凉粉,然后推着小车出去卖,直到半夜才回来能不苦吗?她也快五十岁了。我们俩欢欢喜喜地等着拿回第一个月的工资给我交学费。可是等到月底进门就把手一摊,说:打牌输掉了。妈,你揍我一顿吧!那一顿揍真是惨烈啊!的哭叫声像杀猪一样。后来学费还是交上了,她拿出了自己的养老钱。当她去银行把钱取出来的时候,我亲眼看见她哭了,不知是心疼自己的钱,还是心疼不争气。

终于在钢厂待不下去,嫌太枯燥,于是有一天留下一封信就走了,说是要出去闯一番事业。她躺在床上不吃不喝,整整哭了三天。哭这混账孩子一溜烟儿跑得没影儿,将来谁管她,谁给她养老啊。我说:“你别担心,就算不管你,我管你。”她带着哭腔说:“我有亲儿子,谁要你管。大学四年我是咬着牙读的,不仅刻苦,而且坚持勤工俭学,不到万不得已坚决不找她要生活费。她还是按月寄钱来,我攒到一定数额,自己添上一些再打回去。她惊诧,打电话来质问,并说:你要不学好,在外面挣些不三不四的钱,我就和你拼了。每次我都气得哭一场。然后就是毕业,找到工作,并交了男朋友。他叫董伟,城市人,家境一般,当然和我比是好到了天上。我们结婚了房子后,她说要来看看。然后才在电话里吞吞吐吐地说了来的真正目的,并不只是来看看我这么简单。在外面闯了多年,并没有闯下事业,反而在一次口角中把人家给打伤了。对方要告他伤害罪,私了也行,但要赔十万。

她在家哭肿了脸,这才想到了我。我很难过。比起不争气的,此刻我更恨的是自己。我觉得我在她面前现了眼,曾经口口声声说自己比她的亲儿子有出息,可当她有难时,我依旧束手无策。她来的时候,带来了一口袋板栗,是我们那地方的特产。进门的时候,她很欢喜地拿出来,全然不顾装板栗的口袋底部沾满了泥。董伟有洁癖,立刻就受不了,脸色都变了。第二天她便说要走。我强留,几乎与她吵起来。吵完了她还是要走,我只得进卧室把存折找出来递给她,真是惭愧,工作四年的人了,可全部存款只有三万。她断然拒绝,我急了差点儿又吵一架。然后她才说:那天给你打完电话,我就想啐自己两口。你刚结婚,根基都不稳,我还找你要钱,真是太不为你着想了。我也想通了,这是自己作的孽,只好他自己去承担后果。我不管了,也管不了那么多。自从她回去后,我的小家,她再没来过第二次。在电话里催急了,她就说:我又不是你亲妈也不是没饭吃,去多了姑爷该不待见了。她老了。我满三十岁那年她七十岁整。她得了很严重的白内障,走到她面前,除非叫她,否则她是看不清你是谁的。,不仅开了一家加工厂,当了老板,还娶了一个比他小二十岁的媳妇。了新房子,她执意不搬过去一起住。现在她的房子面临政府拆迁,看来想不搬都不行了。说,为此她生气得不行,整晚整晚看着她磨凉粉的旧家什,嘴里念叨着:“我用这套家什养活了一儿一女,现在儿子是老板,女儿是老师,多大的功劳,如今说丢就丢了吗?”

听了这话我鼻子发酸——她从来没有当着我的面承认我是她的女儿,因为总想着我不是她生的,长大了,势必要回到亲生父母身边去,白养一场就算了,再投入感情,到失去的那一天,岂不是更痛?那扇院门这时缓缓地打开,我看见那年轻的媳妇,扶着她慢慢走出来。她一边走一边说:我先说好,去你们那儿住可以,但我磨凉粉的家什也要带过去。小媳妇点头:成,咱带过去。她又说:你以后在家不准喷香水我闻了头晕。小媳妇说:成,不喷。她接着说:晚上十点以后必须睡觉。灯开着我晃眼。小媳妇说:咱去做手术,把白内障摘除。她嚷起来:手术吗?你想害死我呀……我笑着笑着又忽然想哭,于是快步跑过去。她眼睛不好使,可听觉很敏锐,警觉地问:谁?我吸一口气扑过去抓住她的胳膊,说:娘,你猜。 

探亲老人在美国的晚年生活是什么样子?

 

初到美国时,有人觉得惊喜,有人觉得不习惯,有人觉得很无聊。语言不通、习俗不同、观念炯异,老人与晚辈能否和睦相处,共享天伦之乐?

故事一:善于找乐子,生活自然多姿多彩

好山好水好寂寞,似乎成了中国人眼中普遍的美国印象。老人在美国生活,不像在中国那样可以到楼下及公园跳广场舞,或在家中搓麻到深夜。绝大多数探亲老人都是与子女同住,操持家务、带带小孩,子女有时间才带出去旅行。如果自己不会寻找乐趣的话,生活的确会很无聊。来自上海的戴有宏在美国探亲好几回了,都是与儿子一家同住。他探亲的生活多姿多彩,经常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到处逛,走遍大街小巷,去了很多景点,每天都写博文。探亲不到半年时间,就写了博文二百三十七篇。从他的博文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善于观察生活,喜欢与人交流,热爱多元文化的人。观光、写博文、参加各种活动、结识新朋友……戴有宏的探亲生活十分充实有趣。

故事二:三代同堂享天伦之乐

汪希德夫妇和儿子一家同住了20年,相处十分融洽。汪希德认为,老人和子女同住,可以排遣内心的孤独感,享天伦之乐;万一出现身体不适等紧急情况,也有人照顾。儿媳苏秀玲对与老人同住也表示很满意。她坦言老人帮了很多忙,教两个孩子学中文,做了不少家务。像苏秀玲一家三代同堂和睦相处的生活对老人们来说是最理想的,但这样的家庭并不多见。退休之后才移民的老人觉得,生活在异国他乡,不会开车又不懂英文,能和子女一起生活最好。不然,在陌生的国度,语言、生活习俗和文化上的差异令他们寸步难行。他们认为,如果来到美国也要与子女分开住,还不如呆在中国好。

故事三:一碗汤的距离最美

在美国呆久了的人,会改变中国几代同堂的旧观念。探亲老人来美国只是暂时住一段时间,与子女同住问题不大。移民后的老人如果想长期居住在美国,一般会想办法与子女分开住。由于不懂英语,不会开车,中国城则成为老人们的最佳居住地之一。和子女住得近,经常能见面也是不错的选择。敏华(化名)认为和自己的父母十几年没有同住了,生活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硬要一起生活实在是一件痛苦的事,更何况是来自不同地方的公婆。敏华的母亲说,刚到美国时,女儿对她很好,时间久了,说话就不客气了,嫌她脏,嫌她做饭难吃,总是挑她的毛病,哪个老人家一点毛病都没有?

故事四:华洋观念炯异

马老太太的女儿嫁了个洋。她抱怨说,美国的做法很不相同,自己认为是对的,在美国人眼里可能完全是错的。她给孙子穿的衣服总是比大人的多,她认为小孩怕冷,万一冻着了会生病。在家一年四季穿短袖,马老太太要穿两件衣服,她让孙子穿得比她还多,夏天不准开冷气,怕孩子受冻。洋认为这样做会把孩子捂坏,一回到家就给孩子。有一次,孩子发热了,老人认为这是受凉了,还要给孩子加衣服。洋认为,发热了要,身体才能降温。马老太认为,孩子应该睡硬床垫,有利骨骼生长,洋认为,孩子的身子骨软,睡硬床垫简直就是折磨。双方都是爱孩子的,可照顾孩子的方式大相径庭。

故事五:老年公寓生活安逸节目多

王老太住在碧近山一带老年公寓,她对那里的生活非常满意。她说,每个星期都有医护人员上门检查老人的健康状况,社区安排定期的健身活动,老人们也自发安排唱歌。向华老先生住在中国城老年公寓。他说:和子女同住是希望能帮助子女操持家务和照顾下一代,自己有个紧急情况也有人照顾。如果帮不上子女的忙了,不如分开住,不想给子女增添麻烦。分开住也自在,起码做起饭来不必考虑那么多人的口味,做事情也不用考虑晚辈的时间表。身体出现不适时,可以打911。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政府部门会派工作人员上门照顾起居。

挑选合适的养老院很重要

华人老人由于长年的饮食生活习惯,更希望居住在华人养老院,而西雅图地区的华人养老院极少。李越夫妇在贝尔维尤市开办了一所家庭养老院,受照顾的老人多数是华人。他们可以在那里吃中餐,看中文电视,用汉语交流,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一致,沟通起来较方便。如果子女离得远,老人想见他们一面还真不容易。有些老人甚至几年都没见过自己的孩子了。养老院的生活几乎就成了他们的全部。选一家比较舒适的老人院,对这些老人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李越认为,老人们如果受到很好的照顾,可以多活很多年。他对挑选老人院有个建议:不要光看外观,还要打听工作人员是否负责。家庭型老人院一般是企业主亲自照顾,利益与病人紧密相关。老人走了,他们的收入就会下降,还要重新找新的客源。鉴于此,企业主也会悉心照顾好老人的。而大型老人院的工作人员是拿时薪的,收入与病人无关。

华人子女要比当地人孝顺

李越表示,华人子女看望老人要比美国人来得频繁。华人老人临终前还能见到亲人,很多当地老人却是在自己的房间悄悄地死去。老人得了重病,美国医生会对他们抢救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如果生活质量太差,医生会问家属还有没必要抢救。影响子女施救决心的因素有多方面:当地人比较看重生活质量,认为生活质量太差,活着也是一种痛苦;医疗费用太高昂,却又得不到政府补贴;老人生前了高额人寿保险,死后子女可得到一大笔保险。符合上述情况的,美国人的亲属多数会说不抢救了。而华人的子女则偏向于全力抢救。他们想尽自己的能力表达孝心,希望自己的人生不后悔。老一代华人多数是穷人,治病有政府补贴,医疗费用不会成为亲属的负担。

 

儿媳和女儿同时生孩子,婆婆这做法让两边都不为难

 

付老太太 这段时间非常焦躁,在外锻炼身体时经常唉声叹气,邻居纳闷不已,儿媳和女儿都怀孕了,马上就要孙子和外孙了,好事成双啊,付老太太说:是啊,就是因为这个好事,让我们老两口天天为难,因为两个人的预产期就相差不到半个月,儿媳妇这边亲妈走得早,女儿那边婆婆也是走得早,这生孩子坐月子,身边总要有亲人照顾吧,要怎么办啊,照顾谁啊,不照顾谁啊,手心手背都是肉,愁死了。邻居听了也是犯愁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了,怀胎十月里,老两口是来回两边跑,苦了自己的老胳膊老腿,就为了两个都能力所能及的照顾!

随着预产期的到来,儿媳妇先住院待产了,付老太太就分身无术不能去照顾女儿了,想着女儿还有半个月才到预产期,到时候再看情况,谁知道,女儿那边因为羊水早破提前住院了,这下麻烦了,儿媳和女儿都要生了,而且不在同一个市,儿媳心里嘀咕着想,平时和婆婆关系没有多亲近但也没有矛盾,平平淡淡的,但付老太太和女儿却是亲娘两,婆婆格外疼小女儿,所以儿媳妇想着可能婆婆要丢她们去女儿那边了。。。想着想着就落泪,这时候付老太太却安慰儿媳妇,自己会留下来陪她,月子也也照顾她,因为儿媳妇从小缺少母爱,离娘家那么远嫁到我们家,我们家就是你的亲家,我就是你的亲妈等等,这些安慰的话让儿媳妇喜极而涕,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好好孝顺婆婆。

付老太太安慰好儿媳妇,照顾好小孙子,就马上和老伴商量,赶紧帮女儿联络一个月子中心,女儿做月子的,费用老两口来承担,也给女儿电话里解释了, 等嫂子这边出了院就去看望女儿,好在女儿都通情达理,不想让二老为难。

就这样,付老太太亲自照顾儿媳妇和小孙子,女儿和小外甥那边由专业的月子中心来照顾,再也不用两边跑来跑去,整个月子里,大家都相互理解相互体谅,和气融融!让我一起为这位老太太点赞~紧急时刻,作为家人,作为长辈,并没有太多的厚此薄彼,是一个高情商的婆婆妈妈~

婶娘为丧母的我晒40年红薯干,打算接她养老,婶娘却只留下一信封


我于1972年的隆冬出生在湖南中部的一个小山村里。我的人生是多难不幸的,早产的我体弱多病,三岁了还不会说话,七岁时我妈妈和娘家嫂子吵架,赌气喝了一瓶农药后没有抢救过来。。。当时我大哥九岁,而我的妹妹尚在襁褓,妈死的那天她似乎有感应,直哭得身嘶力竭满脸通红。我们像三个木偶一样被大人摆布着,头上系着长长的白布拖头送妈妈最后一程。大人喊哭,我们就扯着嗓子哭,说跪,我和大哥就跪下去,膝盖碰到坚硬的泥土,有隐隐的疼痛。再多的事就不记得了。只记得唯有婶娘记着我们没吃饭,各塞了两个温热的红薯给我们,我和哥哥大口吃着,而婶娘抱着我妹妹,面有忧色。很快,婶娘的担忧成了事实。我父亲是个很有生意头脑的人,三年后,我的后娘过了门。后娘对我们谈不上好,也谈不上坏。我们能吃饱,她也从不打我们,只是她的眼睛里好像从来没有我们,我不记得她叫过我们名字,永远都是喂,哎,你;而父亲永远在忙,尤其是后娘生了弟弟妹妹后,我更觉得我们家只是个吃饭睡觉的窝而已。

唯一的情感来源,就是婶娘。我记得小时候的零食,就是婶娘晒的红薯干,头两年农村的主粮还不全是大米,就算这样,婶娘也要靠牙缝里省着,精打细算晒红薯干,我知道她是生怕我们吃不饱。而因为我心思重,婶娘总是多看我一眼。现在关于童年最温暖的回忆,除了亲生母亲带我们的时光,就是婶娘温厚粗糙的大手一下一下抚摸我的头。我到现在都记得红薯干的味道:充满了秸秆和阳光的香味儿,轻轻一咬薯肉就紧紧包裹着你的牙齿,这时你要一点一点慢慢的咬,那红薯晒出的甜汁才能在唇齿间每一个味蕾里散发最浓郁的甜蜜。那是天底下最好吃的味道!那时候对我们来说,红薯干的味道就是妈妈的味道。而我的母亲,我是永远不能原谅她的。

我无法想象一个女人,一位母亲要多大的狠心才会抛弃自己亲生的三个孩子!我们都那么小啊!小到别人欺负我们都无力反抗,我的母亲,就算受了天大的委屈也不能用来惩罚我们三个年幼无辜的孩子,她怎么舍得!她怎么忍心啊!!她走了,最大的受害者是她最爱的人啊!婶娘好像知道我的心结,所以红薯干一晒就是四十年,每年她都托人给出来工作的我送红薯干,每次我回去看她,她总有红薯干给我。婶娘不知道,多少次我吃着她的红薯干默默的流眼泪。而我知道自从叔叔过世后,古稀之年的婶娘身体就不好了,这让我萌生了接她进城养老的想法。但只有两个女儿的婶娘宁可守着空屋子,也坚决不来,我说:你总要看一眼侄儿过得咋样,好说歹说她勉强答应来,婶娘进城后,我妻儿都对老人很恭敬,尤其我的妻子请了名医打算好好治疗婶娘的慢性病。但婶娘好像被吓坏了:这老贵了!哎呀,够我吃几年饭了!不要不要,我不用,不要给我。成了她的口头禅。

婶娘以女儿生二胎为由坚决要回去,哪怕我们说:出钱给妹妹请月嫂也无济于事。老人很倔,我知道好强的老人是怕给我们添麻烦。当初她照顾我们仨,纯粹是出于怜悯和善良的天性,婶娘她,从未把回报放在心上啊。。我们三兄妹无奈,又亲自开车送婶娘回家。在返城的路上,我接到了妻子的一个电话,说婶娘留了东西。电话里的妻子支支吾吾,说要我回来亲自看,大感纳闷的我急匆匆赶到了家跑进婶娘住的房间,老人的被子叠得整整齐齐,而枕头下,是厚厚的一踏钱和一张纸条。钱,是我和妻子平时给不会手机的婶娘的零用钱,及临别的红包;而纸条上,只有歪歪斜斜的几个大字:娃,别恨你妈。我哇地一声大哭起来,妻子走过来紧紧握住我的手,她的手像婶娘的手一样那么温暖,那么有力。妻子告诉我婶娘说我的母亲当年喝完药就后悔了,她从未想过扔下你们,只是她一时想不开踏错了一步,你要原谅她。我满脸泪水的点点头,告诉妻子下次回去,除了看婶娘,父亲后妈,还要去给我的亲生母亲扫墓。。。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