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进口奶制品联盟

吉大港:孟加拉国的旧港风华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2016年8月,我再次回到了南亚。这次不是印度,而是之前从未踏足过的孟加拉。泰戈尔笔下的旧时岁月似已遥不可闻,于是,我记下了我的故事,和着那海与香料的气息。
    前朝的故事,是谁在吟唱?
      虽然从首都达卡到吉大港只有300公里不到,以孟加拉国的火车速度却生生开了7个多小时。8月的天气热得像蒸笼,我睡眼惺忪地从车上下来,惊讶地发现这里的孟加拉语我怎么听不太懂了!火车站虽小倒还算有秩序,坐在长椅上身着长袍的妇女向我微笑,赤裸着上身的小孩眨着大眼睛,讲着我并不太懂的方言讨要我手里的香蕉。就在这一片懵懂中蓦然间意识到,我终于与这个在文献中耳闻已久的城市,对面而立了。

      吉大港的孟文名字叫做“চট্টগ্রাম”,意为“小村庄”。尽管作为孟加拉国第二大城市,它还是给我一种乡村的感觉:道路十分狭窄,两旁挤满了提着筐推着车的小贩,城里的路起起伏伏,将人力三轮上的我颠得够呛。火车站附近的道路倒是很繁华,吉大港是孟加拉国旅游业的交通枢纽,从这里可以转车到号称仙境的Bundarban山区,以及世界上最长的海滩Cox’s bazaar。一到节假日,本国人就会来到这里度假,来释放一下塞满了灰尘尾气的肺与心情。

       当然,我不是来度假的,我是要来寻找,前朝的故迹。


一.斯河斯港

       关于吉大港,明代文献《四夷广记》中曾经记载:
自苏门答刺国开船,取收貌山,并翠蓝岛,投西北,顺风行二十日,先到海口,察地港有抽分所,海船俱舶于此。复用小船入港五百余里,至地名锁纳儿港。
                          ——《四夷广记》

         曾随郑和四次下西洋的费信也在《星槎胜览》“榜葛刺国”一条中写道:

永乐十年并永乐十三年,二次上命太监侯显等统领舟师賷捧诏敕,赏赐国王、王妃、头目,至其国海口,有港曰察地港,立抽分之所。其王知我中国宝船到彼,遣部领賷衣服等物人马千数迎接。
                           ——《星槎胜览》

       这些文中的“察地港”,就是吉大港的旧译。吉大港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在孟加拉地区的第一站,是当年郑和曾登陆过的地方。中国的船只到此要先交税,再换小船沿内河到王都。这条路也并非中国人首创,14世纪摩洛哥的旅行家伊本·白图泰也这样走过,并这样描述着这座城:

我在海上航行了四十三天后才抵达孟加拉国。……我到过的第一个孟加拉国的城市是素德卡万城(吉大港)。这是一座气势宏伟德城市,坐落在大海岸边。印度人顶礼膜拜去朝觐德恒河和郡江在此地交汇入海。河里来往航行的船队如穿梭一样。他们和莱克诺提人打仗时用的就是这些船只。
                         ——《伊本·白图泰游记》

       这些文字单是在舌尖绕一遍,便已觉荡气回肠。或许由于自古就是贸易枢纽,吉大港地区的方言别具一格,与孟国其他地方迥然不同。不止一个当地人同我说起,吉大港的孟加拉语中混合了多国的语言。比如说 “我”的发音极其类似于英语的“I”。而当吉大港人表示“好的,可以”之类的意思时,会说一连串的“hohohohoho!!”,听起来很像中文的“好好好!”让人倍感有趣。


二.吉大港大学与小火车
       在吉大港为我当地陪的,是一枚名叫“Jayanto”的小哥。这是一个典型的印度教名字,意为“胜利”。胜利小哥带我游览的第一站,就是邀请我去他的母校吉大港大学看看。

       吉大港大学在城郊,之间有火车作为交通。吉大港是南亚最早引入火车这种现代运输方式的地方之一。今天在 CRB广场上,还陈列着孟加拉国的第一个火车头。老的铁路办公建筑今天被用为警察办公处,大概唯一不变的,就是那种仿佛高高在上的“神圣不可侵犯性”吧。
     (有没有看到坐在车顶上,撑着伞的那位~)

       出发之前胜利小哥很认真地警告我,火车的舒适度会非常差,但当我做好了十足的心理准备之后,却发现这其实是个很有趣的旅程。这是一辆专门在市区和30公里外的吉大港校区往返的区间车,车厢的设施大概相当于孟国火车的shuvon级别(最低),却是完全免费的。最吸引人眼球的,是车厢外的涂鸦彩绘。红红绿绿的小火车上,喷绘着各种图案和字母,显示着学生们十足的创意。胜利小哥说,除了车厢,他也时常坐在车顶上,因为座位是十有八九抢不到的,连椅被上也坐着学生。壁上的灯也看起来摇摇欲坠。好在依照南亚传统,这车开得极慢,期间还要停车一次为另一辆货车让路。“那辆车的车厢是中国造的。”小哥认真地告诉我,在这里并不难找到中国的痕迹。

       吉大港大学的校园很大,芳草遍野,绿树成荫。和刚刚的那辆小火车一样,校园的主干道和一些教室的墙上也充满了彩绘,用文字和符号书写着他们的个性。小摊子上,一盘豆子米饭居然只要12塔卡,相当于1块人民币。而这通常就是学生们的早餐了。在学校里还有一个小小的佛寺,正在整修,很是安静。
孟加拉的艺术感,在这里展现得淋漓精致。

 三. 旧日繁华今何在

        在人类历史上,一座富足的城市通常是以一条大河为依托兴建起来的,在水网密布的孟加拉地区就更是如此。对吉大港而言,那条最重要的河就是戈尔诺普利河(Karnaphuli),意为“耳之花”,这个有些别致的名字据说是因为曾有个公主将耳环掉落在水中了。



       来到吉大港市区的南部,只要花10塔卡(相当于不到1元人民币)就可以坐一只小船到河对岸,吹吹水风,看看落日,可算得是晚上无上的消遣。对岸有一片农贸市场区,人们摆着摊子卖些新鲜的鱼和瓜果,充满了人间烟火气。夜晚我从新戈尔诺普利大桥经过,可以看到远处吉大港港口的光影影绰绰。装载着大集装箱的卡车行驶在并不算宽阔的马路上,越发显得局促,其中就有中国的葡萄干,美国的大米和印度的胡椒。我默然想着,大概千百年前,我的祖先也曾走过我脚下的路,将瓷器、丝绸运到这片土地上,再将这里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带回到中国。
“(榜葛刺)土产五、六样细布,一样筚布,番名卑泊,阔三尺馀,长五丈六七尺,此布匀细如粉笺一般。一号薑黑布,番名满者提,阔四尺许,长五丈馀,此布紧密壮实。一样番名沙纳巴付,阔五尺,长三丈,便如生平罗样,即布罗也。一样番名忻白勤搭黎,阔三尺许,长六丈,布眼稀匀,即布纱也。皆用此布缠头。一样番名沙榻儿,阔二尺五六寸,长四丈馀,如好三梭布一般。有一样番名蓦黑蓦勒,阔四尺,长二丈馀,背面皆起绒头,厚四五分,即兜罗绵也。”  
                    ——《四夷广记》

        虽然取自波斯语的名称有些佶屈聱牙,但这些文字读来便已叫人心向往之。当日世界上最发达的物质文化都曾在此交汇聚集,孟加拉当地的纺织业也曾大放异彩。而今我来到吉大港的布料市场,却发现一半的布料都是来自中国,小贩们兴奋地把布料边上印着的中文展示给我。而另一半配色艳丽,镶嵌着水钻和银线的布料,则是来自于印度的加尔各答。孟加拉本国生产的土布,却印染粗糙,远不及上述二者。遥想着明代史料里面记载过的繁华,不禁感到怅然。

       今天孟加拉国为了突出和印度的差异,十分强调绛达妮(Jamdani),墨斯林(Moslin)等孟国手工织品。他们的教科书里写着,当年英国的殖民者为了倾销大机器生产的纱布,将很多能够织造墨斯林的工匠砍去手指,使这门技艺几近失传。今天商场里能买到的,只是尽可能恢复的版本。我曾在达卡的国家博物馆里看到两块真正的墨斯林,薄如蝉翼,如幻如烟,不复可追。

        有时我想着,如果英国未曾来过,南亚次大陆会按照怎样的方向发展,是会更好,还是更坏呢?
南亚总是给人浓墨重彩的感觉,尤其布料市场,如同掉入染缸一般。
       作为第二大城市,吉大港比首都达卡要安静很多,生活也相对安逸。,所以一些宗教矛盾也显得不那么紧张。在我所居住的印度教社区附近,就有一个的寺庙,傍晚僧侣会用孟加拉口音的梵语唱诵三皈依,烛火闪闪烁烁,显得那么温暖。旁边以国家诗人纳兹鲁尔(Kazi Nazrul Islam)命名的公园里,人们在一片悠闲气息中散步谈天。山上苏菲圣人的麻扎也不乏有印度教徒前来祈祷,山下人们抚摸着水中居住了千年的乌龟,作为赐福。,下午穿着律师袍的人们来来往往,夹着公文包在门前的摊子上喝着茶,谈着话。我有时觉得,可能两百年前的孟加拉也就是这样,时光轮转并未改换太多它的容颜。

Rickshawala
人力三轮车是孟加拉国最常见的交通工具。不过,躺在车上睡着的哥们儿啊,你的烟要烧到手了!
       五天的时间足够感受一个城市的风格与气质,却并不足以完全了解它积攒了百年千年的故事。然而,我要走了。当我在一座城市中穿行而不再迷路的时候,我就知道,我要走了。

       离开吉大港的前一天晚上,胜利小哥若有所思,他很郑重地告诉我说:他从出生到现在的24年间,都一直待在这座城。直到遇到了我,他决定毕业之后离开吉大港去达卡,努力工作争取机会去国外看一看。他很认真地看着我:“Sujata(我的孟语名字),我要将你的故事告诉我的父母。让他们知道,一个中国女孩儿独自从遥远的中国来到孟加拉。那么作为男孩,我为什么不能出去看看呢?”我顿时有点惊讶,我的故事居然影响了孟加拉国的一个同龄人,让他萌生了离开这片土地去看世界的想法。吉大港自古就担负着对外交流的任务。然而我喜欢这里,似乎并不尽是因为我在这里看到了世界,更是因为我在这座港口城市的身上,看到了故乡。


(最后附上胜利小哥照片一张,感谢他在吉大港对我的帮助!小哥手里拿的是孟加拉国的一种暗黑饮料Borhani,简而言之,就是酸奶+小青尖椒+孜然+盐......)

纵横婆罗多
丽文(Summer的闺蜜^-^)

就读于北大南亚系,工于印地语,梵语,孟加拉语,常年浪迹婆罗多。


丽文是哪位神仙姐姐?欲知详情,请点击以下连接: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想来北大人文学院听神仙姐姐开的【印度经典文本选读】课么?请参考:




(更多远行,请关注此平台)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