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进口奶制品联盟

宝宝奶粉过敏怎么办?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经常听说吃奶粉会过敏,一直半信半疑,奶粉真的能引起宝宝过敏吗?怎样才能判断出宝宝喝奶粉过敏了呢?喝奶粉过敏以后又该怎么办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关于奶粉过敏的问题。




奶粉为什么会引起过敏?


有些妈妈由于母乳不足或者没有母乳,而不得不让宝宝喝奶粉。少数宝宝喝奶粉后会出现各种过敏反应,也称为牛奶蛋白过敏。宝宝吃了牛奶引起的过敏性反应,在医学上称为"牛奶蛋白过敏症",牛奶蛋白过敏的婴儿比例在5%-7%左右。造成过敏的原因是宝宝对牛奶中的蛋白质产生过敏反应,其症状是每当喝了牛奶后,身体就会发生各种不适的症状,各个年龄宝宝皆有可能发生,因为婴幼儿多以牛奶为主食,所以是最容易发生牛奶过敏。


奶粉过敏的症状


如:腹痛、腹胀、拒奶、呕吐、腹泻、粪便中带血等,少部分的牛奶过敏也可以引起小婴儿及儿童的便秘。当牛奶中的蛋白质被胃肠吸收后,随着血流运送到全身各个器官部位,也会产生不同器官的过敏反应,出现一些其他的症状,例如:  

 

1、皮肤方面  

可有儿童特应性皮炎或者湿疹(俗称“奶癣”)、唇周/眼睑部水肿、荨麻疹等。  


2、呼吸方面  

可有喘息、频繁咳嗽、频繁流涕、鼻炎等。 

 

3、其他  

易激惹、频繁哭吵、生长发育迟缓、缺铁性贫血、结膜炎等。


如何判断是奶粉还是其他食物过敏?


家长可以通过以下简单方法进行初步判断。根据小儿过敏前的喂养史选择试验食物,在没有给小儿服用抗过敏药的前提下,将所选择的食物从少量开始试喂小儿,每隔30- 60分钟加倍所喂食物,观察小儿的反应,尤其是头2小时的反应,因为头2小时是过敏反应的高发时间,这样就能判断可能的过敏食物。


如何避免奶粉过敏?


1、坚持母乳喂养。  

预防过敏的最好方法是母乳喂养。目前研究表明,在宝宝出生后的4~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是最佳的喂养方式,也最有利于预防宝宝过敏。同时,即使不是纯母乳喂养,坚持母乳喂养也有利于预防宝宝奶粉过敏以及对其他食物的过敏。

  

2、避免二手烟。  

吸烟似乎与过敏无关,但目前的研究证实,吸烟及吸入二手烟、甚至三手烟是引起过敏的重要原因。孕妇及哺乳母亲自己不吸烟并避免吸入二手烟、三手烟,保护宝宝免受二手烟、三手烟的危害,可起到预防各种过敏的作用,包括奶粉过敏。

  

3、正确选择奶粉。  

如果奶粉喂养的宝宝经医生确认为奶粉过敏,则必须回避牛奶蛋白,选用特殊的婴儿奶粉,也就是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或氨基酸配方奶。实际上,医生诊断婴儿奶粉过敏时也主要采用回避牛奶蛋白的方法。如果宝宝有各种症状而高度怀疑牛奶蛋白过敏时,可以换用氨基酸配方奶喂养2周,如果在换成氨基酸配方奶后宝宝的症状消失,则大致确认为奶粉过敏。然后需要继续氨基酸配方奶喂养,轻中度的可以用深度水解配方奶。此外,目前建议,一些父母或哥哥、姐姐有过敏症的宝宝,如果不得不添加配方奶时,应选用部分水解的配方奶以预防宝宝过敏。  


4、避免摄入其他含有牛奶蛋白的食物。  

对于确诊奶粉过敏的宝宝,除了需要以深度水解或氨基酸配方奶替代普通奶粉外,还需要注意避免其他隐藏的牛奶。如市售的宝宝钙粉、益生菌、益生元等保健品常用脱脂奶粉作为基质,这也必须避免。对牛奶奶粉过敏的宝宝极可能对羊奶等其他动物奶也过敏,因此也需要避免。极少数纯母乳喂养的宝宝也会发生牛奶过敏,这就需要妈妈避免喝牛奶以及其他各种含有牛奶或奶制品的食品。

  

5、给宝宝适当补充益生菌。  

益生菌可以改善宝宝的胃肠道健康,某些特定的益生菌菌株具有预防和减轻宝宝过敏的作用,但最好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并注意产品中所含菌株是否针对过敏,以及其他所含成分是否会引起宝宝过敏。


宝宝奶粉过敏后怎么处理?


1、限制饮食,尽量避免牛奶蛋白制品,或者添加了牛奶配方的食物。  

2、选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或游离氨基酸配方奶粉代替普通奶粉,这是国际儿科专家推荐的婴儿食物过敏最佳饮食治疗方法。  

3、有时可试用一些非牛奶蛋白所製成的奶粉,例如豆奶粉、减敏奶粉、元素奶粉等,这些又称为腹泻奶粉,可供牛奶过敏或长期腹泻的宝宝试用。其主要的区别就是他们以植物性的蛋白质、或是经过分解处理后的蛋白质,来取代牛奶中的蛋白质;以葡萄醣替代乳糖;以短链及中链的脂肪酸替代一般奶粉中的长链脂肪酸。  

4、出现过敏表现的患儿应予以适当儿童用药治疗。  

5、严重者或经上述处理仍无效者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 


来源:网络

  这些微信号,母婴人都在看

长安二维码即可关注


奶粉关注


去伪存真,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奶粉


新母婴店


专注在婴童店的发展与革命,做您开店的智慧内参


快消门

解读快消行业那些事儿


奶粉与纸尿裤


解读奶粉与纸尿裤行业,观点,资讯,案例,趋势



投稿&商务合作请至

319924626@qq.com


母婴行业观察


行业,观点,资讯,趋势,案例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