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进口奶制品联盟

“Be a problem-solver”,麦肯锡的敲门砖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在国外求学的几年,学到的与国内的教育最为不同的一点,应该就是 critical thinking。进入麦肯锡工作之后,麦肯锡又教给我了“案例思维”。这些思维方法的变化,让我逐渐从高考时从等待别人打分的孩子,变成参与解决问题的成人。


这些思维方式,绝非麦肯锡独有。诸多优秀的机构与人群,都会激发、强化这些思维方式,基本可保永不失业,「人工智能的取代」也就成为一个伪命题。


稍稍普及一下「案例面试」

咨询行业的工作内容,是帮助客户分析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的建议。所涉及的领域会很广泛。


所以面试中,会模拟工作场景,给出一个问题,用30-60分钟时间,与应聘者开展讨论。例如,某某公司去年在中国的销售额大幅下降,该怎么办?


你能成为「思考伙伴」么

麦肯锡真实的工作场景,非常接近案例面试的状态。项目一开始,三五个人坐一起,或者项目经理和你一对一,讨论这事儿从何着手。


没有标准答案,所以需要讨论。每个人,最好都有思考能力,最好都能贡献意见。三五个人七嘴八舌,比大老板自己一个人想标准答案,效果好。


所以,我总是鼓励人说,不要怯生生地,掂量着「我有没有猜到正确答案」,而是我们一起来想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中国小朋友被「高考答题」、「老师打分」荼毒太深,不容易有一起思考、解决问题的气场。所以面试的时候,默念三遍,「ta是我室友,ta是我室友,ta是我室友」。


情商鸡汤文,教导我们,「听老板话,不得罪人」。而「独立思考」和「不得罪人」完全不矛盾,能平等思考的人,才有贡献。就像我们结婚,也想找个「遇事儿能一起扛」的伙伴。


如果你老板特别不喜欢你「独立思考」,要么你太差,要么你老板太差。你不要因此放弃「独立思考」,而是应该在思考中把自己变得强大,或者离开这个不会变强大的老板。


你知道自己到底要干嘛么

这是十多年前,我在麦肯锡案例面试的第一段对话:


「有一种新药,治儿童哮喘的,包装成巧克力的样子,该怎么营销?」


「我重复一下,看我是否理解了?」


「好。」


「有一种儿童巧克力,可以治哮喘……」 


「不是巧克力,是药,长成巧克力的样子。」


「哦哦哦。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 


「处方药。」



这时候才算进入轨道。


但凡准备过案例面试,都会上述套路——要概括重述一下问题,确保自己听懂了;可以反问澄清,确认一些需要的信息。


职场,不是高考——


发了考卷,不许说话,给你条件,解出答案。


你去买杯星巴克,店员也会问你,「有会员卡吗、什么口味、多大杯型、凉的热的、加奶油么、怎么付款、带走还在这儿喝,食品85折券用么……」


因为,经过良好训练的ta,是想真正满足你的需求。所以会对话沟通,明确你到底要一杯怎样的咖啡、一次怎样的服务。


若你就说,「给我杯咖啡」,对方麻利地给你做了一杯,我称之为「假勤奋」、「瞎折腾」。


可惜,我们在生活中,常常给人端上一杯不想要的咖啡。而一个负责任的产品经理、项目经理、品牌经理……都会将需求彻底弄清楚,确保自己采取的行动、交付的结果,真正能解决问题。


你会算数,但你知道算数是为什么吗

案例面试的时候,一个常见题型是计算。譬如,请算出一种高端酸奶的市场规模。


答案有套路,并不复杂,常见的有,中国人口 x 目标人群比例 x 人均消费量 x 单价。有纸、有笔,对中国学生来说,这点计算量根本不值一提。在过程中,说明思路、草稿干净、合理假设,练练也就会了。


然而,当算出答案后,我喜欢问一句,市场规模是10亿元,说明什么呢?


然后,对方会一脸懵逼——答案不是算出来了么?


然而,更重要的问题是,你算这个数字,是为什么?


如果一家VC,考虑要投资某个高端酸奶创业品牌,那么10亿元的市场规模,有前途么?


如果一家酸奶企业,制定明年销售目标,那么10亿元的市场规模,对它的战略意味着什么呢?


你能想想办法么

英文有个夸人的词,「resourceful」,并不是指资源多(例如财富多、人脉广),更指方法多。


比方半夜热水壶的电源线坏了,我先生灵机一动,用接口一样的打印机电源线试试,果然能用。面对没有遇到过的新问题,不是两手一摊的样子,就是「resourceful」。


几天前,夜里10点26分。我有同事微信急问,能否找一个设计师,出一张店面设计效果图。关键是,明天就要。


我们公司的设计师,只做线上产品设计。大半夜的,上哪儿去找个明天就能出图的立体空间设计师啊?


我先问公司的设计师,虽然他们自己不能做,但总比我认识的设计师多啊;我又微信刚刚给北京职场做完装修的师傅,请他帮忙问问;然后我电话表哥,房地产行业的,公司里总有几个做样板房的设计师吧。


一通病急乱投医。


23点22分,我们跟一位设计师联系上,讲完了需求。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并非这事儿有多难,而是我们可有决心搞定它。


我有过一秒钟的犹疑,要不跟客户拖延一下?要不跟同事说我也不认识这样的设计师?


在压力与陌生情境下,如果一退缩,就肯定搞不定。但中国有那么多空间设计师,我们就找不到一个了?保持镇定,运用常识,很多问题是可以搞定的。

在案例面试的时候,你也会被问到,「如何搞定一件事」。例如,这个数据,你从哪儿找呢;这个调研,你怎么做呢;这个问题,你找谁问呢?


是的,麦肯锡有庞大的案例库,有24小时专门帮你搜集信息的团队,有全球都可以一个电话打过去请教问题的专家。但是,总会有些问题,是没有「正规途径」可以「按部就班」解决的。


高考考题,不能「超纲」;而生活,总是在不断地「超纲」。


那么,就请保持镇定,运用常识,想想办法



Be a problem-solver.

简而言之,这几种思维方式无外乎:选择做出决定,选择独立思考,选择想想办法;


知道自己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做数据时知道,做任何事时都知道。


前者,是「自我驱动」的人生,拿出乐观与勇气。后者,是「解决问题」的人生,追求大局与成效。


在麦肯锡,或者任何优秀的集体中,我们会学到具体的技巧,诸如怎么写PPT、怎么做Excel、怎么与人沟通……很多很多。


但真正塑造我们的,是周围人始终「自我驱动」、「解决问题」的状态。


有一年广交会期间,酒店爆满,连续四晚,只有香港一夜、广州一夜、香港一夜、广州一夜的房间。我的项目经理带领我们每天城际穿梭——白天出现在广州客户面前,早晚搭乘火车汽车,旅途中开会讨论,回酒店挑灯做出模型。


关键是,她做这样的选择,如此不假思索,仿佛天经地义。


某个凌晨四五点,我退房前匆匆拉开窗帘向外一瞥,维多利亚港湾的海面上,朝阳升起,万道光芒,那一刻勇气焕发,永生难忘。


生活没有正确答案,生活老是不断「超纲」,而我们已不再是高考试卷前,写下既定答案、等待被人打分的孩子。


我们,是解题者,乐观向上的解题者。

来源:公众号 [清醒贪心记] ID: qtnotes

Synet求职经授权发布


添加小助手微信,更快一步 get 求职资讯

捷足先登,只差这一步哦~


留学生回国求职私人小助手

关于回国求职的所有问题

都可以找甜心免费咨询

除了找对象

Synet 是一个连接你和500强大牛的通道,
提供一对一求职咨询!

让优秀的人成就优秀的你

Synet独家求职计划来啦!

1v1帮助你进名企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