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进口奶制品联盟

在路上|一步一如来——西行散记(六)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乡土| 乡音 |  乡忆 |  乡情


一步一如来——西行散记(六)

文|陌上桑子

一步一如来——西行散记(一)

一步一如来——西行散记(二)

一步一如来——西行散记(三)

一步一如来——西行散记(四)

 一步一如来——西行散记(五)


拉萨的太阳出得迟一点,醒来的时候已是七点半。但此时的客栈如同一位安睡的少女。这个早上自我感觉比较清爽。因此,决定前往大昭寺晒太阳。

街道上也稀有行人,看不到一个卖早点的,所有的临街店铺也都紧闭店门。大昭寺是老城区的核心,所以从客栈到大昭寺也就几分钟的路程。

网上那些关于在大昭寺广场晒太阳的帖子,估计那是在冬天。在这夏天,太阳到十点就成了白太阳,那个时候的我就像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样全副武装防晒了。因此,特意选太阳要出未出的时候去大昭寺的墙根坐坐。

 ☝ 弥勒殿里

大昭寺是藏王松赞干布在公元647年为其尼泊尔王妃所建。这座土木结构的寺庙,主殿三层,殿顶覆盖着西藏独特风格的金顶,在晨晖的照耀下,光彩夺目,浮光耀金。,数十计虔诚的信徒在寺门前的小广场上叩拜,嘴里一律念着六字真言,有拿着经书念的,有抱着娃念的。

听说在正门右边的外墙上,有一块形如窗户的小石碑,上有一个一个的小洞。传说只要闭着眼睛将手指插进碑上小洞,就代表来年顺利,也有说代表此人孝顺的意思。可是我找呀找,竟然没有找到这个小石碑。倒是伸着头将寺庙里的点灯房看了个够。

在石栏杆处坐下去,青石板古朴厚重,阳光暂时还算柔和。寺院门口靠近左边的地方已经排起了一个长队,那是藏民香客和有皈依证的汉族香客们,在他们排队的地方,有卖酥油和哈达的、代写金汁祈祷纸条的。香客队伍在徐徐前行。。

☝弥勒殿外

很多时候,我在想,我真的不像个游客。千里迢迢来到这里,却像个懒散的流浪汉,凭栏,习地而坐,看人,发呆,到底这算不算旅游。

坐累了,换个姿势,站起来,顺时针方向慢游八廓街。没有目的地走着,那些卖着差不多佛器、服饰、小工艺品的小店陆陆续续开门了,但我对这些没有多大的兴趣。

卖藏式彩辫的卓玛在吆喝。这种藏式彩辫俊俏美丽,藏式传统的辫子受到大量市民和游客的青睐,很多人都走到路边花钱编辫子,她们还会加一些彩带装饰,编出十余种颜色。正如到了黄果树瀑布的女生都喜欢带花串一样。这是很多小女孩的喜爱。

☝ 煨桑炉

走不多远,就来到山南敏珠嘛呢拉康,拉康在藏语中是佛殿的意思。它就座落在大昭寺的后面。它的正前方有一座煨桑炉,过往的香客将一把把的青稞和藏香放进炉里,浓浓青烟将这座小小的佛殿罩住。高高的门坎边坐着一个老阿妈,走进去,有点后悔,自己身上没带零钱,但也绕着这个直径约两米,高大约三米的转经筒走了三圈,这个拉康真小,这个转经筒就是佛堂的全部,连那些酥油灯也只能摆在四周的墙壁上。

☝ 拉康

再行几步,又遇到了一条缓缓前行的“长龙”。我又凑热闹了。走到最前面,抬头,原来这是弥勒殿,尽管这里是大昭寺的背面,藏民却还是见缝插针地修建了微型的寺庙----拉康、弥勒殿。一声声特别的鼓音不停地挑拨着我。队伍中的卓玛告诉我,这个殿里的僧侣会洒一些水到一些人的头上,能治头痛,很灵!可以插队吗?善良的藏民都向我笑笑。于是我也混进了队伍中。

一进去,就是上楼,那木楼梯可真窄,每个上去的人都得侧着身体才能走上去,还黑乎乎的。遇到有人下楼,更得将身子缩成一团,要不就挤在一起了。

上去之后是一间长长的屋子,一个值班僧侣坐在法椅上,我们排队在酥油灯前等候。一次大约前进八九个人。轮到我们了,我学着她们的样子跪在蒲团上,低下头,僧人嘴里念着,手里将一些凉水放在我们伸出的掌心,她们喝下去了,我也喝着,第二次,僧人将水洒在我们的头顶,我任由这清清的水从我的头上流下。最后,他用一个什么法器在每一个人的头上轻轻地敲打一下两下三下。仪式结束。下楼。在一楼又转进去,终于看到了一尊高大的弥勒佛像一直屹立到二楼上。在西藏,弥勒佛可不是在内地那个大肚子笑眯眯的样子,而是英俊威严的法相。

那韵味奇特的鼓音由门口一个长得比较魁梧僧人敲响。真想把那乐器拍摄下来,可是一举起手机,他就瞪着我。只好作罢。出来一问藏族阿玛,她说是“法药”。回家后问度娘,上面显示是一种叫作柄鼓的,不过也只是猜测。

路遇一个卖着小吃的老阿妈,怕有八十岁了。这是一些用棉线串着的奶渣。天生白痴的我连怎么取下来都不会,还得另一位奶奶教我。奶渣真硬,快把我的牙齿硌断了。其实奶渣做出来的其他东西要更好吃,可是看到这个奶奶,随便多贵也想为她买一串。

奶渣,藏族人习惯把它当零食吃,也放在粥或者汤里面做佐料,干奶渣汉族人不太吃的惯,可惜,不知道哪里有奶渣包子买。

女儿发来短信:玛吉阿米去了吗?如果不去玛吉阿米等于白去拉萨哦。

☝ 玛吉阿米

玛吉阿米在八廓街的名气真大,随便一问都能为我指路。

这是拐角处一栋两层的黄色小楼。相传仓央嘉措就是在这里邂逅了“玛吉阿米”,并写下著名的《在那东方的山顶上》,也让这里成为拉萨的必游地之一。

很陡很逼仄的楼梯,还得在楼梯口等才有空位。当年的仓央绝对想不到他的几行诗会让这个小店名扬四海吧。如今的玛吉阿米是一个非常有品位的艺术餐吧,墙壁上贴满了绘画、摄影作品,书架上满满的原版图供你取阅。阅读的同时,你还可以享受悠远的民间音乐和精美的西式小点。

餐厅里挤挤的,与两位美女拼一桌,点了酥油茶,青稞酸奶饼,藏面,还有一个烤蘑菇,开始以为是我喜欢的茄子。两个人一百六,喜欢青稞酸奶饼的味道,老公却馋涎美女们的炒饭,厚着脸皮要分享。

临窗而坐,静静地发一会儿呆。将没喝完的酥油茶带走。

我来过,仓央嘉措。

今天的我虽然裹得像个嬷嬷,但我猜想你会记得我。

作者陌上桑子湖南省双峰县青树坪镇教师。土著民经作者授权发表本文。文中图片与视频由作者提供。

陌上桑子文集陌上椿色 妈妈的端午粽 年味 那些有关水的记忆 鸭子到哪儿去了 酝酿的幸福 一个巴掌打出了什么 老龙潭 一颗豆子与一碗芝麻茶的幸福生活 最持久的战争 草一样的童年 回不去的故乡 榕江小记 她不记得了 低到尘埃里的幸福 

【往期推荐阅读】

大双峰 | 回归

忆时光 | 岁月

□念故乡 | 亲情

□在路上 | 旅行

 土 著 民 

乡土 | 文学 | 生活 | 记忆

第11届中国传媒大会最具活力文化自媒体

第12届中国传媒大会最具乡土气息自媒体

2015年湖南省最佳新锐自媒体

扎根乡土  留住乡音

传递乡情  守住乡愁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