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进口奶制品联盟

2016新产品准备好了吗?先看看这五个坑你中了几个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导语:2016已经启动,春节市场上,花样繁多的新产品让人应接不暇,但是,真正能为企业打开局面的又有几个呢?原因在哪?先看看这五个坑你中了几个。




新年伊始,春节市场上,五花八门的新产品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然而热闹之后,真正在市场生存,为企业打开局面的没有几个。

 

产品创新为何如此艰难?因为多数企业在甄选产品开发方向的第一步上就没走对,这种胎里带的毛病无论后天怎样调整都收效甚微。根据观察和实践经验,新产品开发容易误入“五大坑”,企业一定要当心。。

 

一:以生产为导向,先生产,后营销


这种新产品决策以“生产为导向”,先建工厂,后想市场,生产线安装完毕,包装剂型都定了,才发现产品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好卖。



 

市场营销的目的是使推销成为多余。这种以决策者的主观臆断代替市场实情和消费者需求,是反营销的,不是市场化思维方法。面对生产导向的企业,营销顾问所能调动的资源和手段已经非常有限了。

 

二:谁走俏,我跟谁,跟着成功风向走


必须承认,跟进和模仿成功产品是一些企业可以选择的活法,但是如果作为企业新品开发的惯常机制就不可取了。


 


除非你是康师傅、娃哈哈或者中粮,看准正在火热的市场用实力插足,是能够后来居上的。强调一点,即便是跟进,也要差异化跟随,要有所创新。

 

想当年王老吉(现在的加多宝)成功了,凉茶市场炙热烤人,出现了数十种凉茶品牌。在产品名称、包装和诉求上追求各种像(像王老吉),以至于出现“不怕火”、“下火王”奇葩名称的产品。今天看看,市场上留下了谁呢?除了加多宝、王老吉,恐怕只有大瓶装更尽兴的和其正能够算一个。

 

三:只做最好,品质过硬变成“品质过剩”

 

新企业往往容易步入品质过硬这个误区,甚至无限制地放大高品质的战略意义。更好的产品,更牛X的技术,辅之强大的市场投入,不可能砸不出市场。于是,信心满满……

 

湖北的一家水产企业,立志要做成淡水鱼精深加工的老大。新产品鱼丸真是做到了“真材实料”,主料鱼糜含量非常高,辅料淀粉添加非常少,成本比一般厂家高出两倍。产品一上市,流通渠道经销商反馈:这么高的价格,流通根本走不动;商超渠道经销商反馈:可以做商超,也可以卖得比品牌鱼丸贵,但你要有市场推广支持,另外,你的利润空间根本不够,没钱赚也不行。



 

在符合国家标准和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品质要用市场的观念来把握,不是越高越好。否则,高品质反而为营销减分,再好的品质也是企业的一厢情愿。

 

四:卖给所有人,重共性,轻差异

 

好产品其实是“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人”。目标人群太宽泛不行,过分小众也不是好选项。

 

定位,是在消费者心智中寻找空间,是让品牌成为消费者这类产品时的首选。只要是消费者心智中有的,竞争对手无的,应该就是有市场的。不用担心消费人群太少。

 

企业的误区往往是宁可定位宽泛也生怕消费人群小了,在新产品开发时过于偏重产品的普适性,希望其适应尽可能大的销售对象和范围,结果造成产品同质化严重,差异化不明显,陷入恶性竞争。



 

定位要窄,特性要宽(特性所适应的人群不能过分狭窄)。放在中国13亿人的市场中,“窄”定位的市场容量是巨大的。只有要抓住核心目标消费者的真需求,首先激活定位人群,大市场就会被激活。百事可乐说自己是新生代饮品,但是并不影响上了年岁的人也喝它,喝它时自我感觉是年轻的或把他带到了对年轻时代的回忆。柒牌男装只说“中华立领”,结果,他的西服也没少卖。

 

五:创新走极端,只有“蓝”没有“海”

 

创新为了找到蓝海,但创新如果走火入魔,为创新而创意,只有“蓝”没有“海”,创新走向的是“死海”!又走到了误区四的反面。

 

第一,创新搞成了四六不靠,不是品类。消费者以品类思考,用品牌选择。一些跨界产品,品类不清,属性不明,给消费者带来决策的困难。啤儿茶爽、咖啡可乐、晶睛酸奶、奶香芒果等等,创新确实是创新了,但消费者有喝的欲望吗?可口可乐集团自认为“原叶茶”很高明,其实,在茶的品类早已根深蒂固为红茶、绿茶、花茶的中国消费者心智中,“原叶茶”让人莫名其妙,不会被人想起,消费者不关心也不知道用茶粉做的茶饮料有什么不妥。



 

第二,有的创新品类,功能受众过窄众,不足以带动大品牌、大市场。醋饮就是这样的认证起来市场极大,做起来总也不大的品类;中粮悦活自以为番茄、石榴等口味小品类竞争少,以为凭借自己的实力不信就碰不出个蓝海来。事实上,小品类市场,去的人少,中粮的实力用错了地方。



 

第三,过度切分品类不要做主打产品。雪碧本身就是一个细分品类。曾经的雪碧薄荷、生姜味雪碧无不验证了过度细分下的产品脆弱的生命力。可雪碧还是不信邪,又推出冰茶雪碧,同样也坚持不了多久。可见,这与企业实力无关。



 

大品类才有大市场,不要指望小品类攻城掠地。小品类可以在成功大品类的带领下,做补充货架、丰富产品线之用。如果以为人少的地方就是蓝海,忘了品类市场有大有小,拿着棒槌就当针,得不偿失。


《神农岛》特约专家稿件,独家首发,原创不易,欢迎分享,转载或摘录请注明作者:娄向鹏,来源:神农岛,ID:sndfly
娄向鹏,著名品牌农业营销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品牌农业课题组组长,神农岛首席顾问,微信号:louxiangpeng




《品牌农业》是神农岛首席顾问娄向鹏先生历经6年,对农产品品牌的特殊性、战略路径和独特方法系统的思考和总结,是中国第一本从产业、企业和市场的角度研究农产品品牌打造方法的专著,希望对您的事业有所帮助,并且欢迎交流互动。


【转发送书】转发文章至朋友圈并截图+地址+电话+姓名+邮编留言公共号,将有机会获赠《品牌农业》书籍一本。(随机抽取,每日一本)



神农岛近期最受欢迎文章

回复112查看《【独家】致褚时健的一封信:走出哀牢山的褚橙还要走出这四座山》

回复113查看《阿里年货节:地方特产节日营销新玩法!》

回复114查看《“年货节”救不了土特产?特产品牌做不大是根子上的事》

回复115查看《农民开“战车”,逆天收萝卜,揭秘德国农民为啥这么牛?》

回复116查看《借危机玩创意,周黑鸭、加多宝们是如何做到的?》

回复117查看《一块“拒绝营销”的凤梨酥,为何能卖到10亿?》

关注品牌农业的朋友,快来登岛!

【登岛方法】

1.手机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或按指纹

2.点击标题下方蓝字“神农岛”关注

3.微信搜索“神农岛”——点击“关注

不够尽兴?!猛戳↓↓“阅读原文”↓↓

查看所有历史文章吧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