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进口奶制品联盟

民族宗教-塔吉克斯坦族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民族分布

中国塔吉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其余分布在莎车、泽普、叶城和皮山等县。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塔吉克族人口数为51069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和种植业。

塔吉克族人口中60%聚居在帕米尔高原上的塔什厍尔干塔吉克族自治县,其余主要分布在附近的莎车、泽普、阿克陶和皮山等县,这些县里都设有塔吉克民族乡。自古繁衍生息在帕米尔高原东部的塔吉克人和不同时期从帕米尔高原西部东迁的塔吉克人构成了中国境内的塔吉克族。



民族文化

语言

塔吉克族的语言克分为色勒库尔语瓦罕语两种,均属于印欧语系伊朗语族帕米尔语支,是多音节语,塔吉克族是中国唯一操伊朗语族语言的民族。色勒库尔语主要是塔什库尔县居民使用,莎车、泽普、阿克陶和皮山等地的居民则主要使用瓦罕语。由于塔吉克族人民长期与汉族、维吾尔族等人民密切交往,所以在塔吉克语中,吸收了许多汉语和维语的借词。


文字

中国塔吉克族无本民族文字,20世纪30年代前使用波斯文,后改用维吾尔文,青年人普遍兼通维汉语文。


服饰

塔吉克族男子大都在白色衬衣外穿一件青色或蓝色无领对襟长大衣,腰系一根腰带,右侧挂一把小刀。脚蹬野公羊皮长筒靴。头戴黑羊羔皮作里,黑平绒作面的圆形卷边高统帽。身跨骏马,往来奔驰于草原、雪山间和白云下,显得十分威武、潇洒。塔吉克妇女的装束鲜艳夺目,更具魅力。她们大多喜欢穿镶有花边的红色或花色连衣裙,外套黑绒背心,下穿长裤,脚蹬红色软底长统靴。为抵御高原上的大风与寒冷,头上总戴一顶圆筒形绣花棉帽。帽的后部较长,可遮住双耳和后颈。青年妇女的帽子上镶有很多饰物,尤其是帽的前沿缀有一排色彩华丽、熠熠闪光的珠子和银链,配以耳环、各种宝石项链和称为“阿勒卡”的圆形银胸饰,显得娇美、艳丽,楚楚动人。当她们外出时,帽子外要披一条数米长的红、黄或白色大头巾。

塔吉克族成年男子大多数常在衬衣外面穿黑色的“袷袢”(无领、对襟的长外套),系绣花布腰带;冬季外加羊皮大衣。男帽一般为黑绒圆高筒帽,帽上绣有数道细花纹和一道阔花边,帽里多用黑羊羔皮缝制而成。青少年则戴同样的白色帽。这种帽子很适合高寒地区特点,遇到风雪时,把帽边拉下就可紧紧遮住双耳和面颊。

服饰以帽子最具特色,男子一般戴黑绒,圆高统帽;女子戴圆顶绣花棉帽,帽的后半部垂有后帘。出门时.帽外加披方形大头巾,多为白色,新嫁娘用红色,小姑娘也有用黄色的。男女都穿红色长统尖头软底皮靴。

妇女戴圆顶绣花棉帽,帽的后半部垂有一块后帘,遮住后脑和两耳。出门时,帽外加披方形大头巾,一般为白色,新嫁娘用红色,小姑娘多披黄色。身穿连衣裙,天冷时外套袷袢。为了美观和保护裙子,已婚妇女常系彩色围裙。

男女都穿毡袜和毛线袜,外套红色长筒尖头皮靴。靴是用公野山羊皮作筒,牦牛皮作底,轻便耐用,便于翻山越岭。

妇女大都喜爱装饰,盛装时帽沿上加缀一排小银链(“斯拉斯拉”),戴大耳环,颈绕数道珠项链,胸前佩戴名为“阿勒卡”的圆形大头饰。已婚少妇在发辫上缀白纽扣。新娘在辫梢饰丝穗。

由于兄弟民族之间的亲密往来和互相影响,相当长时期以来,塔吉克族牧民的衣服大多和柯尔克孜相似,农民的装束则基本上和维吾尔族相同。


文学

塔吉克族的文学艺术丰富多彩,源远流长。过去,没有文字,靠口头传送。著名的诗歌《雄鹰》、《白鹰》、《聪明的宝石》、《各式各样的》和《利可斯尔水鸟》,总称“玛卡姆”,是诗歌的代表作。传说《慕什塔格山》和《大同人的祖先》生动感人。塔吉克族能歌善舞,音乐为阿拉伯音乐风格,有弹唱曲、歌舞曲、叼羊曲、哀悼曲、情歌和宗教歌曲等。特有的乐器为鹰笛(鹰翅骨制的短笛)、巴朗孜阔木(弹拨的七弦琴)和热布甫(弹拨的六弦琴)。舞蹈大都为双人舞,以模拟雄鹰翱翔为特色。塔吉克族还有独特的戏剧艺术,分歌舞剧和话剧两种。语言生动幽默,动作滑稽,寓意深刻。歌舞剧《老少夫妻》一剧很有名。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塔吉克的工艺美术有刺绣、编织和补花等。

塔吉克族文学以民间文学为主,包括神话、传说、诗歌、故事、寓言、谚语,其中以诗歌最为丰富。诗歌又可分为英雄史诗、赞歌、情歌、礼俗歌、风物歌、抒情歌谣等。高原冰山的壮丽风光和特殊的习俗风尚,使得塔吉克民间文学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鹰,在塔吉克人民心目中是英雄的象征。流传甚广的长诗《白鹰》,是对19世纪抵御外来侵略、捍卫祖国尊严的塔吉克英雄的颂歌。塔吉克人民的这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长诗《不死的库勒卡克》、《巴图尔》、歌谣《驱猴》、民间故事《照妖的石镜》、传说《白衣勇士》中,也有充分的反映。长诗《古丽切赫莱》、《尼嘎尔·麦吉侬》、情歌《秋蔓荻》等,表现了塔吉克青年男女对理想、爱情、幸福的向往和追求,对封建婚姻制度的谴责和反抗。散韵结合的《唐朝公主》,内容别具一格,其韵文部分缠绵悱恻,哀婉动人。另一部叙事长诗《五兄弟》,叙述了社会地位不同的五兄弟的遭遇,形象地强调了任何人都离不开农民的道理。其中对神职人员先顾生活,后顾信仰、不惜以垫脚取饷的嘲讽,十分辛辣生动。

风物传说也很丰富,关于自然界动物和植物的传说中,“山鹰”与“雪莲”是描述得最多的对象。如《聪明的山鹰》、《一个牧民和四只小鹰》、《红雪莲的秘密》、《美丽的花》等。关于慕士塔克(冰山)山的种种传说,也各具特色。有的传说中,慕士塔克山是一位塔吉克牧民老英雄的化身,它周围的座座冰峰雪岭,是他带领下的牧民在一次抵御外国侵略者的激战中,与他一道壮烈牺牲后变成的道道屏障。这个传说很是悲壮动人。有的传说中叙述道,慕士塔克山顶锁着一位美丽的仙女,她因同情一对塔吉克恋人而受到上天的惩罚,山巅的积雪,是她在苦难中熬白的头发,山间的冰川,是她流下的眼泪凝结而成。传说充满着浓郁的诗意和浪漫的色彩,表现了塔吉克人民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力。

民间故事,有的描述了塔吉克族人民与残暴的国王、牧主、外国侵略者的斗争,如《鹰笛》、《吾拉孜英雄》、《神棍》、《钻天杨》;有的反映了塔吉克人民与汉族人民、柯尔克孜族人民的亲密友谊,如《公主堡的故事》、《彩云公主》、《大同人的祖先》;有的描述塔吉克人民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精神和改造山河的意志,如《金色的田野》、《亮晶晶的酥油》、《杏林》;有的歌颂生死不渝的友谊,如《忠贞的友谊》、《可靠的朋友》。此外,还有许多爱情故事,如《白宝石》、《牧马青年》、《神秘的泉水》、《牧羊姑娘》、《三姐妹》等。

塔吉克的民间谚语,如“被烫过的嘴,见了酸奶也吹一吹”,“去过麦加的驴仍然是驴”等,言简意赅,形象生动,表现出塔吉克族人民的智慧。

,中国境内的塔吉克民族的书面文学在相当长一个时期没有得到发展。在近代和现代塔吉克文学中,鲁其克的长诗《白鹰》、《红手帕》、托合提玛玛奇以维吾尔文创作的长诗《婚礼上的宝剑》、《伯克》等作品在民间广泛传诵,深受群众喜爱。

,塔吉克族民间文学宝藏被陆续开发出来,叙事长诗《花丛》、《尤吉格之歌》已被发掘整理。新一代的塔吉克作家们不仅发展了具有传统的诗歌创作,而且开始涉足于电影文学剧本、戏剧剧本、小说等新的创作领域,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礼仪

塔吉克族儿童有剪发礼,在满周岁时举行。男孩7岁后举行

住户大多是家长制大家庭。实行一夫一妻制。过去,堂、表亲联姻较普遍,盛行早婚。大多执行《婚姻法》的规定。

在塔吉克族人中,为子女完婚被视为父母神圣的职责,其传统的家庭形式是家长制的大家庭式。父亲在世时,儿子们很少分家出去单住,。不少家庭都是三世内堂或者四世同堂。且家庭实行严格的家长制,提倡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夫妻忠诚,兄弟和睦。离婚、休妻、离开丈夫在塔吉克族社会中都被视为耻辱,因此,塔吉克族夫妻的婚姻都较为稳定,大部分都能白头偕老。

塔吉克族人热情好客,讲究礼节。其礼节质朴、亲切。男子相见,互相握手或互吻手背。妇女相见,长辈吻幼辈的眼或前额,幼辈吻长辈的手心,平辈互吻面颊和嘴唇。男女同辈相见,女方吻男方的手心或握手。子女与父母相见,要吻父母手心,以示敬重。家庭中最热情的礼节是拥抱。


塔吉克族民风淳朴、敦厚,社会道德高尚,凡到过塔什库尔干的人,都会为这里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民族和睦,社会安定而惊叹不已。

由于宗教关系,塔吉克族的饮食方面有一些禁忌。禁食没有经过宰杀而死亡的动物,禁食猪、马、驴、熊、狼、狐、狗、猫、兔和旱獭等动物的肉,以及一切动物的血。忌看羊产羔。交谈时忌脱帽。

他们对粮食和食盐特别珍惜,对用脚踩食盐和食品的人,被认为是罪人。见到盐和食品落在地上,要拣起来放在高处不容易被踩到的地方。

他们对牲畜特别爱惜,禁止用脚踢或棒打羊、牛等牲畜,不得骑马穿过羊群或接近羊圈,并忌讳羊在产羔时去观看。每逢星期三、星期日不出售牲畜,这两日也不偿还别人的债务,所以这两天他们也不去讨债,别人也不来买畜或还债。

如果骑马到塔吉克族人家作客,不能在门口下马,更忌讳快马到门口下马,这意味着报丧或有其它什么不吉利的消息。应慢步绕到毡房后面下马。

塔吉克族十分重视礼节,以“吻”作为见面礼。同辈的男人见了面要相互握手并亲吻握着的手背,关系密切的要热烈拥抱;在路上遇到不相识的人要将双手拇指并在一起道一声“更艾力麦古卓”(支持、帮助之意);长幼相见,晚辈要急走几步迎上前去,吻长辈的手,长辈则吻晚辈的额头;妇女见面时,平辈互相吻面颊,晚辈吻长辈的手心,长辈吻晚辈的额和眼;男女见面一般握手问好,青年妇女见到男性长者也应吻其手心。男子行礼时右手置胸前鞠躬,女子则双手扪胸躬身。


饮食

塔吉克族最喜欢的食品为抓肉、牛奶煮米饭和牛奶煮烤饼。塔吉克族饮食的内容和制作方法反映了他们的经济状况、生活需要和民族特点。牧区的饮食以奶制品、面食和肉为主;农业区则以面食为主,奶和肉食为辅。面食主要是用小麦、大麦、玉米、豆子等面做成的馕。他们的饮食品种较多,具有特色的食物有:奶粥、奶面片、奶面糊、酥油面糊、酥油奶糊、酥油青稞馕、酥油浇馕、抓肉、抓饭、奶酪、奶干、奶茶等很多。

塔吉克族日食三餐,主要食品有肉、面、奶。农区和牧区的塔吉克族,在食物结构上略有不同。农区以面食为主,牧区以肉食为主。喜欢将面和奶或米和奶一起制成主食。如显尔克鲁齐(奶粥,将洗净的大米加牛奶煮成的粥),或西尔太里提(奶面片,用牛奶和面,然后擀成薄片,再用牛奶煮熟)牛奶煮烤饼均离不开牛奶。塔吉克族民间独具特色的食品如布拉马克(奶面糊)、哈克斯(油面糊)、泰勒提(酥油泡馕)等都是用牛奶加面粉,或酥油加面粉制成的。其他许多日常食品,因受维吾尔族的影响,其做法大体上与维吾尔族做法一样。如面粉制作的烤馕,大米加羊肉、羊油、胡萝卜等做成的抓饭等。

塔吉克族在日常饮食中,都很注重主食,不太讲究副食,很少吃蔬菜。一日三餐,早餐是奶茶和馕,午餐是面条和奶面糊,晚餐大都吃面条、肉汤加酥油制品。在肉食上,塔吉克族最喜欢用清水将较大的肉块煮熟,然后蘸盐吃,认为是原汤原味,民间把这种食肉的方法称为“西尔乌”(手抓羊肉)。此外,那仁(肉块加面片或将牛奶、肉汤混制加面片)、“阿热孜克”(油餜子)、油饼、奶干、奶疙瘩奶皮子也是日常不可缺少的食品。塔吉克族日常饮料多习惯于饮用奶茶。

按传统习惯,一日三餐的饮食安排、各种食品的制作,均由家庭主妇承担,一般男人不需插手。进餐时,在地毯上铺饭单(布餐巾),就餐者围其四周,长辈坐在上座,菜饭按座次先后递送。


节庆

民族和宗教的节日有古尔邦节、奇托奇迪尔艾托(春节),巴罗提节肉孜节、台赫木兹瓦目托节(播种节)、兹万尔节(引水节)等。塔吉克族的节日都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如奇托奇迪尔艾托节(春节),时间在每年青草就要萌芽的公历3月。家家大搞卫生清洁工作。一清早,由小孩牵一黄牛到屋内绕行一圈。主人向牛背撒面粉,喂少许饼后牵出。接着,全家鱼贯而入。然后互相幸访祝贺。妇女们要给来宾的左肩上撒面粉,以示吉祥。

塔吉克族信仰伊斯兰教,许多民族节日皆与宗教有关,传统的“巴罗提”节即是其中之一。“巴罗提”一般在伊斯兰历每年8月的头两天举行。由于节日之夜家家都点一种特制灯烛,故称之为灯节。

灯节“巴罗提”一般在伊斯兰历每年8的头两天举行。由于节日之夜家家都点一种特制灯烛,故称之为灯节。节日前夕,每家都要自做多支小灯烛和一支特大的灯烛。它是用一种高原上特有的“卡乌日”草草杆做芯,外面裹上棉花,扎成火把状,蘸上酥油或羊油制成。节日之夜,全家人围坐在炕上,中间摆放着一个供插灯烛用的沙盘。这时,家长按辈分和年龄高低呼叫每个人的名字,叫一个答应一个,并在应者面前插一支点燃的灯烛,以示吉祥,全家人的灯烛都点亮后,各自伸出双手在自己名下的灯烛上烤一下,再作祈祷,愿真主降福保佑平安。仪式结束,阖家大小在灯光下共享丰盛的佳肴。接着,便把家中扎好的那支最大的灯烛火把点燃后插到屋顶上,它被称为“天灯”。全家人要出来肃立屋前,仰望“天灯”,默默祈颂。与此同时,各家门前要点火堆驱邪。青少年们则在烛光下、火堆前欢歌跳舞,尽情戏耍,彻夜不眠。


音乐舞蹈

塔吉克族特有的乐器有纳依(用鹰翅骨做的短笛)、巴朗孜阔木(弹拨的七弦琴)、热布甫(弹拨的六弦琴)。其中纳依和热布甫是塔吉克族人民最喜爱的两种乐器。

塔吉克族的舞蹈也是模拟雄鹰的动作,时而振翅直上,时而展翅回旋,时而收翅降落,舞姿轻松活泼,动作矫健优美,所以人们称它为鹰舞。塔吉克族的舞蹈分恰普语舞和迈里斯舞两大类。在形式上,恰普语舞主要是双人舞;迈里斯舞是一种群舞,近似维吾尔的“麦西来甫”,属于民间集体舞。他们的男子舞姿,两臂一前一后,前臂较高,后臂较低,步伐矫健灵活,恰似雄鹰飞翔。慢步时两肩微微弹动,显示出豪迈的理想,无敌的勇气和顽强不屈的性格。快步时盘旋俯仰,如鹰起隼落,刚劲而稳健,富有高原特色。妇女舞姿,双手在头顶上部里外旋转,动作柔软,婀娜多姿,显示出和顺而勤劳的性格。

歌舞剧以《阿戛却阿博希戛》(老夫老妻)为代表作,该剧尖锐地讽刺了买卖婚姻制度。话剧《巴达赫尚商人》是出闹剧,语言幽默,动作滑稽,妙趣横生,辛辣地讽刺了奸商的贪婪、可恶和愚蠢。


手工艺

塔吉克族妇女是编织和刺绣的能手。她们所织的鞍垫、马衣、腰带等多饰有图案,并能用各色布块在枕头和围裙上拼出各种几何图案,称之为“补花”或“对布花”,花纹对称协调,色彩鲜艳。最出色的手工艺是刺绣,她们在衣领、襟边、荷包等上面刺绣各种图案花纹,尤以在妇女帽子前沿的刺绣最为精致,有的像插满鲜花,有的像遍缀宝石,独具特色。此外,马鞍、马鞭等日常生活用品大多也饰有图案,有的还用白银、铜丝镶嵌,相当华丽。


民居

牧民在村中有固定住宅,一般为土木结构平顶屋。屋内不分间,四周筑有土台为坐卧起居之地。在牧场上使用简陋的矮土屋。四壁无窗。靠屋顶的天窗透光、通风。室内不分间,全家男女老少饮食起居都集于一室。室内四周为土台,上铺毡毯,以供坐卧。在夏秋放牧季节,少数牧民使用毡房

墙壁多用石块、草皮砌成,厚而结实。顶部架树枝,抹上拌有麦草秸的泥土。门向东开,一般靠近墙角。,通风透光。在院墙以内最大的住屋称为“赛然伊”,另有牲畜棚圈和厨房,有的还有客房和库房。由于高原多风雪,室内虽比较宽敞,但较低矮,四周筑土炕,长辈、客人和晚辈分侧而居,土炕上铺毛毡以供坐卧。炉灶在大门对侧,灶后另有小间储藏室,存放油、肉、干果和粮食。牧民夏季上山放牧,多住毡房,或在牧场筑土屋。


婚姻

塔吉克族先民与其他民族一样,实行过多种婚姻制度。其最早的一种婚姻形式是男不嫁,女不娶的早期婚姻。近代塔吉克族实行的是男娶女嫁的从夫居婚,基本上是一夫一妻,只有少数人是一夫多妻。其婚姻有几个特点:一是父母包办,男女没有自主权;二是普遍早婚,一般男子20-22岁,女子18-20岁结婚;三是亲属有优先权,缔结婚姻时,首先考虑近亲和表亲(舅表、姑表和姨表),无血缘禁忌。而且,男女双方不受辈份和年龄的限制。如无近亲和表亲,才考虑与其他人缔结婚姻;四是姑娘不嫁外民族,而男子可娶其他民族姑娘为妻。这也许是塔吉克族自古遗传下来的一种习俗;五是一般不离婚,这与哈萨克柯尔克孜族相同,他们讲究白头偕老,永不分离。一对夫妇只要活着,就厮守在一起,没有离婚的风气。休妻或嫁几个丈夫,均被认为是可耻的。因此,他们对婚姻大事极为慎重,有“如要对亲,必须商量一年”之说;六是实行转房制(或称收继婚),当丈夫死后,如有子女,一般很少改嫁。如要改嫁,首先嫁给丈夫的兄弟。[1]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塔吉克族的婚俗也有变化,一夫多妻及缔结婚姻的买卖性质逐渐消除。

婚礼。塔吉克族的婚礼包括订婚、结婚等。传统的订婚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成年订婚,另一种是童年订婚。成年订婚年龄一般是男十五六岁、女十三四岁,订婚后不久即举行结婚仪式;而童年订婚是在男女未成年时订婚,有的甚至在几岁时,双方父母便为之订婚。结婚仪式历时三天。第一天是仪式的序幕。男女双方各在自己家中打扮和准备,两家都忙忙碌碌,喜气洋洋。参加婚礼的客人都携带礼品前来贺喜,所带礼品一般为4到6个馕及衣服、首饰等,近亲则要送绵羊。母亲或长嫂在送来的礼品上撒些面粉,以示吉祥。有些地方举行婚礼时,女宾客除了带礼物外,每人还带一些白面粉。到新娘家时,纷纷把白面粉撒向墙壁,以示祝福。来客分别在男女两家欢聚一堂,并唱歌跳舞。

第二天,婚礼进入高潮,新郎骑高头大马,由两个伴郎相陪,由亲朋好友护驾,弹着民族乐器,浩浩荡荡到女方家迎亲。

当天晚上,在新娘家正式举行宗教仪式--尼卡。仪式由主持。地点在新娘房屋中,参加者除新郎、新娘和双方各两位伴郎及伴娘外,双方家长和亲属不得参加。仪式开始时,走到新人面前念经祈祷,念完一段经文后,端一碗盐水让新人共饮,如同汉族的交杯酒。接着往新人身上各撒一些面粉,然后双手各拿一块羊肉,在肉上吹口气,右手的交给右边的新郎,左手的递给左侧的新娘,并给他们各吃一口馕。至此,仪式即告结束,一对新人可在一旁坐下。这时,新娘父母及亲友进屋祝贺。这天晚上,女宾打起手鼓,男宾吹起鹰笛,纷纷唱歌跳舞,婚礼达到高潮。

第三天早晨,新娘与父母和亲友挥泪告别,新郎和新娘同骑一匹骏马,男在前,女在后,由迎亲队伍簇拥着起程到婆家。一路上,弹奏各种乐器,边歌边舞。马到门前,婆婆给新儿媳端上两碗加有酥油的鲜牛奶。新娘在马上喝毕后下马,进入新房,蒙着面纱坐在屋里。这一天,新郎家大宴宾客,并举行各种娱乐活动。新婚三天之内,新娘住在新房内,不准出门。

婚后第三天,娘家须携带礼物和饭食到新郎家,表示还挂记着自己的女儿。男家还要请和证婚人“拜德尔汗”前来作客。这一天,或作为征婚人的拜德尔汗要在大家的面前揭去新娘的面纱。此后新娘方可参加劳动。晚宴后,娘家人在婆家住一宿。至此,整个结婚仪式才告结束。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