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进口奶制品联盟

一个人吃晚餐的第10年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1
饭团的团



我来上海的第一个住处,位于锦江乐园附近,每天下班穿越高架下面的桥洞,路过一家便利店,到达一个安静的、绿化很好的老式小区。

第一晚在便利店买晚餐,不知从何而来的食欲或贪心,买了好几种寿司饭团,每样看起来都小小的,可是加起来有一堆,也许是不想自己饿着,也许压根估不准自己的肚量?

回到家用微波炉转过,在小小的北房间里,很用心、很起劲地,吞下超越自己食量的碳水化合物。


然后,在初夏的夜里,冲完澡,躺在宽大无垠的床上,一个人听歌、背英语,至入睡。四周寂静,早晨大队人马挤地铁的热汗蒸腾,仿佛还距离遥远。

那时的自己,既斗志昂扬,又小心翼翼,连吞个饭团,都格外认真,不敢掉以轻心。



2
牛丼的丼



我喜欢肥牛卷的汁水,包裹每一粒米饭的滋味,洋葱酥烂,饭粒浸泡在肉香里,发出湿漉漉的光泽,这大概就是我关于徐家汇的味觉记忆。

10号线通车后,那条带有坡度和灯光效果的地铁通道,给人一种时光穿梭般的迷离感,每晚在地下的兜兜转转之后重见天日,在港汇背后的小马路上,最适合一个人的晚餐地点,既有暖暖温度、适合肉食动物的我,又无需与情侣拼桌的快餐厅,便是牛丼饭了。

后来看高木直子的漫画《一个人住的第5年》,原来简单浅显的牛肉饭,给过不止我一个人慰藉。




3
冰柠茶的冰



多年后搬到浦东,某天上司为了向老板展示“我们有多拼”,带领团队深夜脑暴,至凌晨3点。

头脑风暴是一种当时既痛苦又快乐、过后会上瘾的体验——我是说那种气氛培育合宜、高产出的讨论。但脑暴不适合疲劳拉锯战,所以那晚留在白板上的创意战绩可疑;倒是深刻记得回家一觉昏睡到午后,在巷口吃烧腊饭,一种疲倦过后、茫茫然无所求的满足感。

那是家脏兮兮但味道还OK的茶餐厅,人造革的火车座沙发已有年代感。我喜欢它家的卤味猪舌头,不过那天点的是叉烧烧鹅双拼饭+走冰冰柠茶的元气组合。

慢吞吞吃到下午三四点,有种夕阳将至的偷闲的懒散;而饱足的胃、柠檬的酸爽,将四肢远端涣散的、游离的能量重新召集回身体,在累到了无生趣的小心脏中,再度注入(不知保质期几何的)新鲜斗志。




4
西兰花的花



有一年住在群租房,我有一间宽大明亮、新装修的厨房,关键是“独用”。那种“拥有”的幸福感,让我在搬进去的头几个月,经历了厨艺的突飞猛进(当然是相对于原有的“番茄炒蛋”式水准而言)。

我升级了炒锅、菜刀,新添了高压锅和各式厨房神器,闲置的搅拌棒、酸奶机也实现再就业……学习精神高涨,常常上知乎膜拜大神级吃货们的“干货”。逛菜市场也有种“接地气”的自得其乐,关键是一菜一蔬经自己手烹制,就连冷淡风的白灼西兰花蘸薄盐酱油,也有别样美味。


下班不太晚的黄昏,窗外是广场舞,喇叭里播的“阿弥陀佛健身操”如此入世,伪佛学融入世俗欢乐;窗内则是热气腾腾的锅灶。最省事的比如下个螺蛳粉,汤料用现成的,然而那种“绕梁三日而不绝”的味道,会让整个单元陷入某种剧烈、蒙昧而吊诡的嗅觉氛围……

也曾兴致勃勃地学熬葱油、猪油,想要复刻苏式汤面的汤水,体验家乡味;但复刻岂是容易,汤不是那个汤,面也不是那个面,浇头也不是那个浇头,连桌椅板凳也统统不正宗哈哈哈…



5
甜玉米的甜



前段时间处于两份工作的间隔,虽已有后路,内心仍充斥着小焦灼——不得不说,“焦灼”有时也是付催生灵感的药剂,它打破生活的一览无余、波澜不惊,让脉搏微微加速。

既然赋闲在家,就早起进图书馆用功,直至吃罢晚饭。除了接到HR或猎头电话会悄然飞奔至走廊外接听,其余时间就埋头笔记本,开了个公众号,哼哧哼哼捣鼓。后来仅一个半月开通原创,也是得益于万事开头难的这段时间里,一门心思的摸索。

我能忍受浦东图书馆时断时续的Wifi,因为享受它辽阔、沉静、屏蔽一切喧哗的氛围,就连大学时代我也未曾如此对图书馆迷恋;何况,它的食堂也很好吃呢。


葱油拌面、蒸水蛋都很地道,水煮牛肉良心价,自己每餐必啃一两截甜玉米——是那种老式的,颜色浅淡、口感软软糯糯的玉米,和饭菜一起摆上托盘,一个人吃完,然后背起电脑散步回家。天色未晚,下班的大潮刚刚席卷马路,有人在人行道跑步,全身装备亮眼。

入职新工作的前一天,我知道这段迷人的时光结束了,图书馆和它的食堂,它接纳我本质上的静默与孤僻,但它不是属于我的轨道,它是我的逃逸,是我的职场生涯中,偶然的憩息。

                                   


 
「星期一不想上班」
一个魔都老白领写的原创号
长按3秒二维码关注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