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进口奶制品联盟

作为诗学问题与主题的表达之难 | 敬文东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敬文东,作家,蜀人,生于1968年深冬,1999年获得文学博士学位,现执教于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第四届北京文艺网国际诗歌奖终评委员。学术著作有《指引与注视》《流氓世界的诞生》《被委以重任的方言》《写在学术边上》,另有小说集《网上别墅》。



作为诗学问题与主题的表达之难

——以杨政诗作《苍蝇》为中心


(中央民族大学文华楼西区807 ,2016年4月26日晚19:00-21时)


各位同学,大家晚上好。


今天,想跟诸位聊聊你们可能感到有些陌生的诗人,尤其是想谈谈他题名为《苍蝇》的诗歌近作。此人姓杨名政。诸位或许有所不知,在当今中国诗歌界,杨政很特别、很另类:既有江南人勇于事功的特点(他祖籍扬州),又有蜀人散漫、戏谑,甚至不乏恬淡的个性(他成长并长期就学于四川江油和成都)。杨政成名极早,20啷当,已是1980年代后期著名的校园诗人,也是“第三代诗人”中更为年轻的佼佼者。因了个性,但也许更是因了时运,杨政甘愿长期蛰伏,基本上不曾在所谓的正规刊物上发表过多少作品,却被少数高质量的读者暗中阅读,并被他们暗自叹服。要知道,真正的钦佩或敬意,永远是私底下的事情。


在汉语诗歌艰难行进的最近三、四十年间(亦即1970年代末期至今),大致上活跃着两批面貌迥异的诗人,都有很高的辨识度,也各有其颜值。第一批以李瑛等人为代表。他们的作品,可以昂首阔步于《人民文学》、《诗刊》等国家级权威刊物;《星星诗刊》之类的地方重镇或诸侯,自然更不在话下——那不过是他们偶尔散步的后花园。,李瑛等人有理由被视作国家层面——或国家主义——的诗人;他们认领的诗歌路数,。另一批则以所谓的“朦胧诗人”,以及稍后冒出来的“第三代诗人”为主体。他们在诗学追求上与李瑛等人大异其趣,长时间无法为官方刊物所接纳。出于对表达的热情,或受制于强烈的表达欲,“朦胧诗人”和“第三代诗人”不得不自己动手办刊,著名者比如《今天》、《非非》、《现代汉诗》、《他们》等。这伙人热衷于自己出版自己,不惜铅印与油印齐飞,钢板共滚筒一色,,以筹措印刷经费。他们妄图以这种方式,与国家主义诗人(或国家主义诗歌)相抗衡。这批人因此满可以被称作民间诗人、地下诗人,或者非国家主义的诗人;他们信奉的,则是面貌各不相同、彼此差异极大的在野美学,。但国家主义诗人也好,非国家主义诗人也罢,他们在幻想通过诗歌扬名立万、谋取声名那方面,却并无不同。因此,他们都可以被视作诗歌方面的事功主义者,或功利主义者。表面上看起来近乎冰炭的这两批人,终于联手组建了最近三、四十年中国诗界的显在谱系。


但切不可因此而忘记,还另有一个隐在谱系。和诗歌方面的事功主义者比起来,组成隐在谱系的诗人在数量要少得多,但分量却并不因此而有丝毫减轻,至少是不能势利性地被低估。比如,前些年英年早逝的陕西诗人胡宽,今天仍活跃于成都的钟鸣,居于花柳重庆的宋炜,隐于苍山洱海之间的赵野,还有出没于帝都各个高级场所的国企高管杨政,躲在天涯海角一边写诗一边带孩子的蒋浩,奔波于西三旗和魏公村之间的冷霜,喝高了就大吼的秦晓宇……他们都可以被视作构成隐在谱系的那种标准诗人,在地下渠道赫赫有名,其本人又十分自信;他们中的极端者,甚至拒绝发表作品。宋炜最近几年发表的少量,却光彩夺目的诗作,完全是泡弄刊物的朋友们“勒索”、“拷打”的结果。多年前,赵野曾有篇颇为动情的自述文章;其言其辞,满可以被视作存身于隐在谱系的诗人们的共同心声:“我们这群人的写作都处于一种地下或民间状态,我们习惯称呼体制内的诗人为‘官方诗人’,体制内的诗歌为‘官方诗歌’,并对他们有着诚实的不屑和蔑视。我们可能没有发表一首诗,但内心却很骄傲和强大,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大师,或在向大师看齐,正在写着能进入历史的诗歌。”这伙人渴求知音的态度干脆、激烈而坚定,更明白刘勰早已揭出的事实:“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当最初的虚幻之念散去后,唯余对诗本身的赤诚,他们因此宁愿相信少数几个信得过的读者,宁愿让诗处于潜伏、隐藏和无名的状态,就像圣杯骑士团(Knight of Cups)的成员在暗中秘密传递自己的使命,却从实际行动那方面,凸显了诗的贵重、体面、尊严、坚定和不妥协的精神。在这伙人中,杨政发表的作品数量很可能是最少的:他由于过分骄傲,一度中断了写作,决“绝”地自“绝”于所谓的中国诗歌界。像构成隐在谱系的其他所有诗人一样,杨政身上也有着中国古人的那股子洁癖精神,不屑于同诗歌浊世相往还。而在当下,诗有可能获取的最高定义,乃是心甘情愿地不为俗人俗世所知,就像李亚伟说的:“我不愿在社会上做一个大诗人,我愿意在心里、在东北、在云南、在陕西的山里做一个小诗人,每当初冬时分,看着漫天雪花纷飞而下,在我推开黑暗中的窗户、眺望他乡和来世时, 还能听到人世中最寂寞处的轻轻响动……” 


每首诗看起来都有两种读法。最基本的一种,可以名之为欣赏式读法。目的是从对诗的阅读中感受美,体会诗人对人生的感喟,并获取共鸣。它让阅读者俯仰于、沦陷于或痴迷于诗自身携带的情绪。第二种可以被视作专业性读法,也可以名之为启示性读法。启示性读法的目的不在感受美,甚至不在获取共鸣,而是要从一首具体的诗作中,获取诗学方面的启示——端看某首诗究竟能从诗学自身的角度,带来何种正面的经验,或者何种负面的教训。可用于这种读法的诗作要么无穷多,要么无穷少。所谓无穷多,指的是凡写出来的作品,都能予人以诗学上的启示。因为即使是最烂、最烂的诗篇,也至少能带来“诗不可以这么写”的启示——一种需要加引号的启示。所谓无穷少,指的是能够映射根本性诗学问题的诗作少之又少。“胡子眉毛一把抓”的那种诗学问题,或许在在皆是;富有战略性和转折点的诗学问题,却崖岸高峻,山岛竦峙,故而“罕”见得以至于人迹“罕”至。因此,能透过阅读以窥视关键性诗学问题的诗篇,从古至今,都十分难得;而这种读法,也只发生在特定的诗作和特定的阅读者之间。严格讲,负面的教训不可能成为启示,因为启示永远是积极的、正面的;或者说,启示是短兵相接、一触即发的。即使从最苛刻的角度考察,杨政的《苍蝇》也可以施之以启示性读法。反复阅读《苍蝇》,不难发现,它最有可能带来的诗学启示无非是:如何领会现代汉诗的表达之难,以及表达之难和文学现代性有何关系;次要的问题是:表达之难作为《苍蝇》自身的主题,如何内在地构成了《苍蝇》。这是需要全力以赴去对待和解决的问题;而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借道于百年来的整部新诗史,方能历史主义式地、非抽象地看待上述问题。


有了表达上相对简单的古典汉诗做参照,表达之难满可以被视作现代汉诗的标志性建筑。虽然这一点乍看上去很隐蔽、很费解,却又是一个不言而喻的事实,只因为现代经验较之于古典汉诗面对的农耕经验,本来就要含混、复杂、晦涩得多——它需要更多的关节作为转渡的工具。新诗原本就是为古典汉诗没有能力表达的现代经验而设,自有其逻辑上的必然性。胡适说过,虽然《关不住了!》是他对梯斯戴尔(Sara Teasdale)的“Over the Roofs”一诗的汉语译文,却可以视为他在白话诗歌写作上的“新纪元”。对此,专治诗歌翻译的树才有过上好的猜测:胡适之所以这样讲,很可能是因为在翻译这首英语诗歌时,胡适才算“找到了自己想象中一直想找到而又没能找到的‘白话诗’的那种语言形态,包括句式、用词、口吻、调子等等”。但无论如何,白话不可能自动成为文学现代性的标志;“语言形态”并不是,也不可能是构成“新纪元”的全部因素。理由很简单,韩愈在饭桌上,也得用唐时的白话跟他太太讲话,说不定还是浸淫其口腔与舌头的河南方言,“之乎者也”在纸张之外,并无用处。当胡适辈发誓用白话作诗时,白话不能无条件成为诗歌现代性的标志,必须同其它指标相搭配,其中一个应该就是表达之难。否则,便无法满足现代经验对关节的本能性需求。在此,表达之难不仅仅指新诗的技术、技艺,更主要是将之当作现代汉诗的根本问题来看待,但首先还是指技术,毕竟只有技术,才是最基础、最基本的东西。李白的《静夜思》、《赠汪伦》,苏轼的《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历来被视作名篇。唐宋时期的四川人李白、苏轼可以这么写,共和国时期的四川人杨政决不可以这么写,否则,傻冒就是逃不掉的名号。简单或表达之易,是古典汉诗的大特点,却不可以被认作缺陷:农耕经验的清澈、透明,正需要不乏天真、烂漫的表述形式与之相般配。现代汉诗之所以至今仍遭受普通读者的诟病,除了形式方面缺少必要的纪律外(这当然是误解),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表达之难的轻易丧失。人家就觉得你写的是口水话嘛,何况还因为没有堤坝相拦,而口水得漫无边际。不是说一首诗好懂就是无难度的,也不是说一首诗晦涩就是有难度的。有些看上去很简单、很易懂的诗其实难度很大,因为它处理的问题很多,只是这些问题被悄无声息地消化了;有些看起来晦涩的诗,其实简单之极,徒具修辞而已,只要你掌握了这套招式,就可随意套用,并写出同样晦涩、难懂的“诗”。


从胡适开始,中国的诗人们似乎更倾向于表达之易;存乎于显在谱系的那些诗人大率如此。表达之易(或曰无难度写作)有很多种表现形态。打头的一种,应该是胡适式的。胡适式表达之易很容易得到理解。胡适认为:只要用白话写出一己之“志”,就算得上新诗。在他眼中,白话几乎约等于新诗,恰如江弱水所说:“胡适一生秉持的诗观,堪称一种白话原教旨主义。”胡适大概只能算作刚刚解除“裹脚布”的新诗人,他要是复杂,或像杨政等组成隐在谱系的那些诗人一样,将表达之难当作新诗的重要指标加以强调,反倒是不可理喻的事情。从这里很容易看出,现代汉诗打一开始,就更愿意在表达之易的航线上不断滑行。更严重的是,胡适虽然用白话作诗,但他采用的,仍然是古诗的思维方式,这更让表达之易雪上加霜。白话不可避免的俗气(更应当说成市井味),再加上不合时宜的古诗思维,其结果,宛如西装配马褂,或身着汉服的人手捧iphone5看好莱坞大片。胡适有一首诗题名为《也是微云》——


也是微云,

也是微云过后月光明。

只不见去年得游伴,

也没有当日的心情。

不愿勾起相思,

不敢出门看月。

偏偏月进窗来,

害我相思一夜。


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胡适使用的是一种“杂拌儿”式的语言,这正是西装配马褂的标准造型。因此,他对月亮的想象必将是李白式的,而这个李白式却又必将是短斤少两、残缺不全的——“进窗来”引发的“相思”完好地证明了这一点。胡适式表达之易,是新诗暗含“隐疾”的开端,是新诗难以摆脱的胎记,日后将以变形为方式,出没于不同形态的表达之易。另一种无难度的写作,可以被称之为郭沫若式的。郭沫若式表达之易体现为一种不假思索、照单全收的浪漫主义余绪。从纯粹诗歌的角度观察(亦即暂不考虑时代因素),郭沫若采用的,乃是一种典型的消极写作,狂放起来像打铁匠,像惠特曼;温柔、感伤起来,则如杨柳腰,如泰戈尔。郭氏有一首常被人道及的短诗《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
  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哟!
  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
  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
  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
  啊啊!力哟!力哟!
  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Rhythm哟!


这些巨大、豪华、满是波浪纹的意象,这些不加节制、四处流溢的情绪,确实富有感染力,但基本上都是自动生成的——这正是诗歌写作的危险所在。按海子的话说,这是一种不折不扣的被动写作,注定不会长久;按钟鸣的话说,这是一种反智写作,抬高了液态的力比多以利于抒情,放逐了智性以利于皮肤的颤栗,那顶多十秒钟的销魂。这种样态的写作需要仰仗的,是诗情的即时性;它是在看似主动中,受制于即时性而进行的被动抒情。但神经质的即时性很容易消失,毕竟敏感部位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多,必将逐次降低它的“震惊值”(shock value)。柏桦的诗歌经历有点类似于“女神”时期的郭沫若。当马铃薯兄弟(即于泽奎)问他为何多年写不出诗时,柏桦的回答很巧妙,也很能说明被动写作的实质:我的才华就像某些女人的月经一样,说没就没了。被动写作宛若无法预测的即时性附体于诗人,是它在命令诗人写作,而不是诗人真的驾驭了即时性,或降服了即时性。诗歌的现代性不能容忍这种情况,它在更多的时候,服膺于艾略特的“逃避自我”,亦即客观化,以利于对现代经验进行真刀真枪、一丝不苟的复杂处理,解剖式的处理:这才算得上面对并且承担了表达之难。诗歌现代性更乐于强调:诗是一种手艺;诗人呢,则必须具有匠人的耐心、气度和聚精会神。还有一种表达之易是徐志摩式的。徐志摩走的是浪漫主义的另一波余绪。他主要受英国浪漫主义影响,“几乎没有越出过十九世纪英国浪漫派雷池一步”;而到得十九世纪末,英国浪漫主义早已变质为消极浪漫主义。徐志摩易于感伤的气质,士大夫易于见花溅泪的心性,使他更容易亲近消极浪漫主义。江弱水所见极是:“以徐志摩‘感情之浮,思想之杂’,他对英国十九世纪浪漫派诗学的领会也不具学理上的清晰性,往往摭拾一二意象与观念,就抱持众生。”而他对自动宣泄感伤情绪的渴求,正好与消极浪漫主义的消极性宿命般地一拍即合,这使得最近几十年来被人口耳相传的《再别康桥》,都很难讲是真正的现代诗篇。


胡适之式、郭沫若式、徐志摩式的表达之易,固然分别代表了可以数计的诗人,而集合在意识形态式表达之易旗帜下的个体,则少于恒河沙数,多于过江之鲫。普罗文学时期的殷夫、蒋光慈,,、郭小川们),都真心诚服于意识形态式表达之易。也许,问题并不全在各种各样的意识形态身上,而是诗歌写作更乐于将自己变作意识形态的应声虫。不用说,所有的意识形态都倾向于一种简单、醒目、富有爆发力的书写方式,都乐于将复杂的经验简单化,因为意识形态的目的,永远都指向它自己——它发出光芒,但也要回收所有的光芒,以成就自身,以达致自身。最终,是意识形态在命令诗人们起立歌唱。这是一种更彻底、更积极的消极写作,其存在有如白纸黑字,属于最低级的表达之易,不值得特别申说。倒是朦胧诗式表达之易需要格外小心,格外谨慎,因为它占有诗的名义,而太具有欺骗性。作为一种对抗性的诗歌写作,,是在反意识形态中,受制于意识形态的诗歌写作。包括杨政在内的所有的“第三代诗人”,在指控朦胧诗时,崇高、庄严、英雄气……乃是出现频率蛮高的语词,而且是贬义性的。但这些语词组建的诗歌氛围,刚好来自朦胧诗极力抵抗的意识形态;其实质,乃是对意识形态的反向挪移,是对意识形态的被动反应。时过境迁,说朦胧诗是一种极为简单的写作方式,就是不言而喻的结论。这样讲,或许有些大不敬,更没有“理解之同情”所指称、所要求的那种气度,但后人偶尔有权采用超越时空只专注于诗艺的阅读方式,毕竟从正面说,“一代杰出之人,非特不为地理所限,且亦不为时代所限。”还有一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词生词式表达之易。请看欧阳江河的名诗《手枪》——


手枪可以拆开

拆作两件不相关的东西

一件是手,一件是枪

枪变长可以成为一个党

手涂黑可以成为另外一个党


而东西本身可以再拆

直到成为相反的向度

世界在无穷的拆字法中分离


……

戴上白手套

长枪党改用短枪

永远的维纳斯站在石头里

她的手拒绝了人类

从她的胸脯里拉出两只抽屉

里面有两粒子弹,一支枪

要扣响时成为玩具

谋杀,一次哑火


如果没有双音节的汉语词汇“手枪”隔河而望,也就没有这首看似玄奥、难懂的现代汉诗这厢独坐。今人傅修延认为:“单个的汉字是最小的叙事单位,汉字构建之间的联系与冲突(如‘尘’中的‘鹿’与‘土’、‘忍’中的‘刃’与‘心’),容易激起读者心中的动感与下意识联想;而在词语层面,由寓言故事压缩而来的成语与含事典故的使用,使得汉语交流过程中呈现出丰富的隐喻性与叙事性。”傅修延或许会承认,很多汉语双音节词都可以被拆开,以供人随意联想,却不必一定是叙事的,还可以(或更可以)是抒情的。但这顶多只能被认作文字游戏,而且是随机的游戏,端看被拆开的文字碰巧可以套在,或罩在谁的头上。维纳斯很无辜,她本该隐秘的胸脯更无辜;她原本跟“长枪党”和“”一点关系都没有,她与它们之间的连接是任意的、碰巧的、被强制性的,甚至只存乎于灵机一动间,端看这“一动间”究竟机缘巧合碰见了什么;真正的世界更不会在“无穷的拆字法中分离”,因为情形正如萨特(Jean-Paul Sartre)所言,语词不改变世界,它顶多是世界的轻轻的擦痕。即使是最疯狂的文本主义者(比如罗兰·巴尔特),面对现实世界,也不会真的认为它只不过是些文本而已。词生词式的表达之“易”,其“易”就“易”在你只要掌握了那套修辞法,复兼几分小聪明,你就可以变着花样随意地、无限度地随便玩下去,甚至可以玩所有的词,并且越玩越熟练——但也很可能越玩越没劲。


现代汉诗中还有一种身体-本能式表达之易。放眼整部新诗史(而非最近三、四十年的新诗史),最典型的身体-本能式表达之易的被掌控者,莫过于蜀人柏桦。钟鸣对柏桦的描述很到位:


柏桦“只求即兴的效果”,“分秒都是现场。”早期,他凭才情、灵气、情境,原文直接阅读(如英文版的曼杰斯塔姆),写也稍认真,出过佳作,遂很快成为被“第三代”采气的对象。他有首诗就叫《望气的人》。那是一个百废待兴、平庸的时代,生活与诗,都急需词语的改变,而他语速急躁、措辞跌宕很大、精神分裂很厉害的风格化也正当其时。他的不耐烦、喜怒无常,用乖僻修葺一新的矫情,甚至孤注一掷,对循规蹈矩,是种打击,对才情、命运不济且又具英雄情结的人,则是鼓舞,突如其来,让人瞠目结舌,应接无暇。作为个人选择的生活倒也罢了,但转而为语言途辙,效果与谬误,则相当的惊人。他的语言方式,以雅俗为病,对诗歧义化自有效果,而对其现实与精神层面,则基本上是任性而不负责的。


正如钟鸣所言,柏桦更多受制于他的本能,对词语有一种本能上的超强迷恋,但似乎更应该说成依赖:在较长的时间内,他对词语有瘾,而其反应却不是欧阳江河式的。欧阳江河更愿意借重词语的长相展开联想,视觉的成分居多;柏桦对词语的反应则来自于肉体、血液、肌肤,甚至体液,触觉的成分居多。但无论视觉的还是触觉的,都是消极性的,因为它们都受控于词语,是词语在让欧阳江河与柏桦起立歌唱——这是典型的海子式的表达方式。而受制于词语和受制于意识形态,真的在性质上大有差异吗?看起来,欧阳江河还可以长期玩下去,柏桦可就惨了。因为视觉的注定比触觉的更长久;触觉的比视觉的更倾向于早泄,柏桦因此过早地“绝”了“经”,一头栽倒在1990年代的门槛边,更别说进入新世纪。他现在苦心草写的那些所谓的诗篇,顶多具有的性质;论其面貌,则活脱脱一幅绝经老女人干涸的、阴云密布的老脸。


表达之易或许还有其他表现形式,上述七种却显得更基本,也更容易发现,余下的无需赘述。需要指出的是:新诗写作中有没有呈现出表达之难,并非判断一首诗或好或坏的唯一标准。如果某首诗没有体现出表达之难,也只是在最低限度上说明:这首诗至少在现代性方面有所缺失;其结果大致是:这很可能是一首好的或坏的缺乏现代性的新诗而已,比如余光中的名作《等你,在雨中》,就是一首没有现代性——但满是古典意境——的好新诗。没有在写作过程中体会到表达之难,没能让读者感受到表达之难,只说明诗人们放弃了对现代性的细致刻画,反倒在用一种过于简单的眼光,看待种种复杂的现代经验;或者说,他们根本没有能力体会何为复杂的现代经验。在这个意义上,杨政的《苍蝇》刚好是对上述几种表达之易的一种矫正,或者说,一个参照。


在正式分析《苍蝇》和表达之难的关系之前,有必要简略考察苍蝇如何在汉诗中被表达。如果以此为参照,去透视杨政的苍蝇,也许更有可能从更深的角度涉及到表达之难。有足够多、足够强劲的资料显示,苍蝇很可能是人类最早结识的昆虫之一。我们人类有一个始之于童年时期的癖好:喜欢观察动植物的长相。颜值不高的,他们会鄙视;长得漂亮的,他们会心生欢喜,并从道德-伦理的角度,各自赋予其价值。像苍蝇这种长相不好,叫声不动听,还特别擅长开垦粪堆的昆虫,人类怎么可能喜欢呢。所以,打一开始,苍蝇就跟阴险的蛇一样,总是以一种负面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预先就是一种否定性的存在。《诗经》里有一首《青蝇》,大概算得上汉语诗歌对苍蝇比较早的表达吧:


营营青蝇,止于樊。岂弟君子,无信谗言。

营营青蝇,止于棘。谗人罔极,交乱四国。

营营青蝇,止于榛。谗人罔极,构我二人。


汉人郑康成对“青蝇”有一个道德性的笺注,算是为古诗中的苍蝇形象一锤定音:“蝇之为虫,污白使黑,污黑使白。喻佞人变乱善恶也。”在汉语诗歌的发轫处,无论作为实物,还是意象,苍蝇都是一个离间者的形象。《诗经·青蝇》以“蝇”起兴,但所指在人:它意味着某种人仅仅拥有昆虫的身位,这种角色就叫做“佞人”。另外一首比较有名的诗,出自陈思王之手,名曰《赠白马王彪》,承继了《诗经·青蝇》的思路:“苍蝇间白黑,谗巧令亲疏。”《青蝇》和《赠白马王彪》充分体现了古典汉诗的表达之易,它们更愿意从苍蝇的长相上做文章,既表面、天真,又显得质朴而可亲、可爱。现代汉诗中最著名的苍蝇,很可能出自的名篇《口供》。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是:


可是还有一个我,你怕不怕?──

苍蝇似的思想,垃圾桶里爬


这两行之前的所有诗句更乐于谈论的,都是“我”作为一个诗人,该是多么天然地热爱清洁、高大、洁净的事物和场景。但你们由此看到的,只是“我”作为一个诗人的正面形象。“我”还有负面的形象,比如“我”的思想里,就有特别适合苍蝇生长的土壤或要素,你们怕不怕?很了不起,他很清楚,正面形象仅仅属于古典诗人,古典诗人因此绝不会轻易使用不洁的词语;单就诗篇本身而论,也必然是正面的。唯有“我”之为“我”中,还有负面的东西存在,才成其为“我”——这正是对现代诗人的定义。和《诗经·青蝇》、《赠白马王彪》比起来,勇敢地直面了表达之难:苍蝇既是不洁的,又是对“我”的本质性定义。它不洁,却必须存在;必须存在,却又只能依靠它的不洁。古人描述美女,从不涉及美女体内的粪便,因为那既不符合渴求典雅的古典性,又冒犯了农耕经验对美人的想象,更不可能认同佛家的说教:“芙蓉白面,须知带肉骷髅;美貌红妆,不过蒙衣漏厕。”但布鲁克斯(Cleanth Brooks)针对某首英国情诗发出的感叹,却必然是现代的,并且美色秽物相杂陈:“情人不再被尊为女神——即使出于礼节也不会受到如此恭维。她就是生命过程的聚集,她身体的每一个毛孔都是必死性的证据。”很清楚,现代性的第一要义不是审美,是审丑;他因此必须要把自己——但也不仅仅是把他自己——的反面给提取出来。唯有反面,至少是正反两面之词,才能有效地定义现代经验。显而易见的是,笔下的“苍蝇”已经得到了程度很高的现代处理。对于《诗经》和曹植,“苍蝇”的形象是外在的;而对于这种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诗人,“苍蝇”的形象只能是内在的——它是自我的一部分,它更是自我抹不去的污点。有了这一理由,使得单纯痛恨或单纯喜欢苍蝇,既是不正确的事情,更是难以取舍、难以判断的事情——这正是表达之难的标准造型。之后,:


小小寰球,

有几个苍蝇碰壁。

嗡嗡叫,

几声凄厉,

几声抽泣。

蚂蚁缘槐夸大国,

蚍蜉撼树谈何易。

正西风,

落叶下长安,

飞鸣镝……


,“苍蝇”是对敌对势力的比喻,但更是蔑视:敌人仅仅是既微不足道,又可笑、可怜的苍蝇。《赠白马王彪》和《青蝇》里的“苍蝇”有可能对“我”构成威胁,至少会让“我”不愉快,在《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里,则不可能对“我”构成任何形式的威胁。而之所以要挑选这个不洁、可笑之物以入诗,仅仅是为了供“我”调笑和玩弄:,苍蝇连够格的离间者都算不上;苍蝇不仅是渺小的象征,简直就是渺小本身。


上述内容,可以被视作“苍蝇”在汉语诗歌中的微型流变史。有这面小镜子存在,也许可以较好地反“映”,而不是反“应”杨政的《苍蝇》。在此,有必要首先引述钟鸣对《苍蝇》的一段评价:


此诗难能可贵处,非在字字珠玑,在作者懂得“限制自己的范畴”,抑制了白话文诗长久以来随时“唾地成珠”的毛病,仰赖拟情(empathy)以别诠释意义或安装说法,故先别言与事。权作叙事,言(议论)暗随,顺势而为。谈语有味,浅说有致,固达难达之情。


好样的钟鸣!他一眼就认出了《苍蝇》对于当下汉语诗歌写作的警示意义:新诗必达难达之情。诚如钟鸣的暗示,达难达之情,乃新诗的根本内涵;而之所以可以冒险说诗的最高定义,乃是心甘情愿地不为俗人俗世所知,除了德性方面的考虑,就是因为达难达之情从一开始,就拒绝了俗人俗世,强化了自己隐在谱系的无名身位。和极为相似,杨政和他的《苍蝇》一并认为:我们自己就是苍蝇。但晚出的杨政到底还是比更上层楼——


这只苍蝇急着打开自己,打开体内萧索的乡关

……我们都是不洁的

(杨政:《苍蝇》)


苍蝇不仅是单数之“我”的污点,还必将是复数之“我们”的自我污点,正所谓“我们都是不洁的”;“我们”不仅是苍蝇,还是吞苍蝇者:“我们”居然吊诡一般,集苍蝇和吞苍蝇者于一身,正所谓“打开体内萧索的乡关”——这一点,恰是预先必须冒险给出的猜想,或假说。而依照假说或猜想,苍蝇对于“我们”又岂止是既外在又内在;更真实的情形毋宁是:“我们”既同时在这,又同时不在这。《苍蝇》把这种难达之情本身所拥有的难达性,给完好地表达了出来——它甚至整个儿就是那个难达性之本身。仅仅在字面的层次上,说某个人或东西既在这又不在这,很容易;要把这个常识中不可能或不太可能存在的情形,以决不诡辩的方式表达出来,很艰难。这种表达需要的,是心性、定力、厚重的道德感,甚至是三者的集合,而不是技艺,或者不仅仅是技艺。欧阳江河那种修辞性的表达,或貌似修辞性的解决,都注定是失效的,而不仅仅是失败的。杨政必须要得体地告诉其读者,“我们”为什么既在这又不在这,这样说究竟是什么意思,才可能将假说或猜测坐实——


……我生吞了一只苍蝇

杀猪席上苗族书记举杯为号,土烧应声掀翻僻壤

它如一粒黝黑的子弹,无声地贯入我年轻的腑脏

从此我们痛着,猜着,看谁先离开这场飨宴

(杨政:《苍蝇》)


这几行诗正合钟鸣所言:“先别言与事。权作叙事,言(议论)暗随,顺势而为。”这样的表述几乎是在举手投足间,就摆脱了修辞式、诡辩式的表达之易,却不可能摆脱它本该拥有的难达性。但这样的表述首先需要摆脱的,则是修辞式、诡辩式表达之易暗含的轻薄气,以及道德上的狡黠劲。“我们”是苍蝇,表明“我们”是不洁的;“我”代表“我们”吞食苍蝇(这就是“从此我们痛着”的由来),表明“我们”暗暗以不洁之物为食。在此,苍蝇与苍蝇吞食自身两位一体,有类于鲁迅所谓的“抉心自食,欲知本味”——在此,杨政终于化假说为实有,变猜测成事实。


从物理学上讲,一个东西占据了某个空间,就不可能有另一个东西同时占据这个空间。只有一种例外,那就是“场”或“波”:两个以上的“场”或“波”可以同时出现在某个地方;当然,同时不在某个地方就更容易了,并且更容易得到理解。《苍蝇》诉诸读者这样一个事实:当它说“我们”既是苍蝇又是吞苍蝇者的时候,相当于“场”和“场”重叠在一起,而不是实物与实物同在一个空间。这种表述方式无限远离了诡辩,却又暂时借助了诡辩的一点点阴气,如同“救”命的中药公开借用了“害”命的砒霜——表达之难(或难达性)在这种看似轻松自如的两难中,暴露无疑。而这样的解决方式,集中在“从此我们痛着,猜着,看谁先离开这场飨宴”。作为苍蝇和吞苍蝇的“我们”早已沦陷于互害模式,“宛如卖地沟油的受害于卖毒酸奶的,卖毒酸奶的受害于卖假知识的,而佛光笼罩下卖假知识的,则受害于看不见的雾霾制造者”,谁又有能力和机会先行“离开这场飨宴”呢?就是在如此这般的两难中,《苍蝇》把既在此又不在此的解决方案给维持了下来,并以“我们”都赖在“飨宴”上不愿挪窝作为定格——“杀猪菜”是“飨宴”明面上的主食,唯有苍蝇,才是暗中的食物之精华。但最终,杨政及其《苍蝇》还是在必须维护难达性(或表达之难)时,趁机整合了自己,但这又是一个再次显现难达性的两难处境。全诗作为收束的最后两行,可以表明“我们”既在此又不在此是如何被整合起来的:


而我,果真是微茫里那个斜眉入鬓的断肠人?

灯影下一只苍蝇倒伏,隐身的江山在赫然滴血


这最后的两行分明照应了《苍蝇》一开篇出现的那两行——


它纹丝不动,过于纯洁,克制着身上精微的花园

小小的躯体胀满皓月,负痛的翮翅嘤嘤鸣响


很容易分辨,最初那两行诗句态度鲜明,不乏坚定性:苍蝇外在于“我”和“我们”——小小一个“它”字,在呼吸平缓中轻描淡写地透露了这一讯息;但经过复杂的诗学演算,在走过了难达性的钢丝后,最终到来的那两行却告诉读者:苍蝇正好不折不扣地内在于“我们”。有了最后这两行,最初那两行就具有了开端的意义;而看似对苍蝇的客观描述,则起到了更为主动的引子与过门的作用,因为依爱德华·萨义德(Edward Said)之见,开端(begin)较之于起源(origin)更具有主动性:“X是Y的起源,开端性的A引致了B。”所谓“引致”,正意味着复杂的诗学演算,尤其是暗含于演算的难达性,以及梦想着对难达性的克服与消化。而在首尾相照中,尤其是在首尾间的互相矛盾中,杨政早已暗示:《苍蝇》必将经历复杂的诗学演算,并且在演算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了《苍蝇》内部的张力,但整首诗却又显得肌肉松弛、血脉平缓。如果不是这样,开端或首尾间的互为矛盾就没有意义,甚至尾部那两行根本就不可能存在;即使存在,也顶多具有修辞学功能,并且是任意的,怎么都行。首尾互相暗算,首尾相互映射:这刚好是表达之难的题中应有之义。


除此之外,相互暗算和映射还带来了另一个诗学结果(说结论也基本成立):苍蝇在与“我们”对峙时,“我们”则与苍蝇互相吸纳,相互将对方作为自己的组成部分——这就是“我们”作为苍蝇又吞噬苍蝇暗含着的喻意。但互纳对方为自身的组分,不过是对既在此又不在此的一种隐秘表述。它暗示的是:“我”活在“我”之外,苍蝇与“我”互为自我。最终,是苍蝇与“我”互为自我而不是其他任何因素,整合了既在这又不在这,摆脱了两者间的矛盾性,并将被借用的那点诡辩的阴气,化为了灰烬:阴气只是临时借用的。在此,既不能将互为自我理解为互为镜像——镜像总是外在的;也不能将之简单地理解为自我的分裂性——因为一说到整合,反倒立即意味着自我被分成两半,却又通过彼此对视连为一体;但连为一体,却又必然被分成两半:一半是苍蝇,一半是“我”。这就是“我”活在“我”之外的一种特殊状态:“我”像放风筝那样,在天上之“我”与地上之“我”间,仅有一根细线相连。这种状态恰好呼应了《苍蝇》中那句沧桑之言:“活着就是忍受飘零。”所谓“飘零”,就是行踪不定,“我”总是在“我”够不着“我”的地方,所以,才有苍蝇和“我”互为自我:这就是整合的意思。但整合并不意味着难达性被克服,或表达之难得到了消化:


瞧那皓月,是圆满也是污点!

……

前方就是应许之地?我们只在脏的时候彼此相拥


这又一次回到了的苍蝇之问,或现代性之问。但在更多的时候,提问即答案,恰如杨政在另一处说“对于我自己,我知道问题便是回答”(杨政:《旋转的木马》):脏在外边,但同时又在里边;只有在苍蝇之“脏”这个现代性维度上,“我们”才能互相拥有,洁净则专属于古典诗歌、古人与古代。《苍蝇》这种回环性的自我纠缠,复调式、迷宫般盘根错节的诗学演算,较之于《手枪》那种“一根肠子”的线性文字游戏,十倍、百倍地尊重了新诗本该崇奉的表达之难(既难达性)。《苍蝇》经过不断地自我质询,一步步找到了一个差强人意、勉强能够说服自己的东西。这就是最后那两行既铁骨,又感伤和犹豫不决的诗句——


而我,果真是微茫里那个斜眉入鬓的断肠人?

灯影下一只苍蝇倒伏,隐身的江山在赫然滴血


《苍蝇》漫游至此戛然而止。按理,此处不应该是它的安眠之地,因为它根本没能为其主人提供一个坚实的结论,一个基座。这种从诗学的角度看似不合理的合理意味着:《苍蝇》一如钟鸣称赞的,把表达之难推到了极致;它的潜台词是:既然表达如此之难,既然苦苦纠缠于诗学演算业已多时,却依然找不到答案,不如就此歇息,有会心的读者自可体会。在此处歇息,反倒进一步显现了表达之难的极端性。你真正的绝望是:目标就在伸手可及之处,但梯子的高度正好差了伸手可及需要的那一点点长度;你真正的困难是:你既没有能力制造一架正好可以够到目标的梯子,又无法在梯子上起跳以够到目标。表达之难,难就难在此难不可能被彻底克服,这不是现有的语言或技艺可以穷尽的;或者说,难达性之不可克服根本就不是语言与技艺的问题,而是我们的心性远没有能力在表达之难和语言、技艺间,设置一种沟通性的力量。这是表达之难带出的衍生性后果之一,远远超过了表达之难,更不容易得到解决。那些自以为可以或者已经解决了的人,是妄人;那些在这方面根本没有感到任何问题的人,是蠢人。


而组建当今中国诗坛集团军的绝大多数,就是这两种人。


更有甚者,作为现代诗学问题的表达之难(或难达性),在此满可以被视作《苍蝇》的主题——钟鸣早就这样暗示过。杨炼对《苍蝇》的看法值得重视:“形式,独得炼字炼句之妙;诗意,出入日常与玄思之间。意象翻飞中,世界长出复眼,自我的景致,幻化成存在之眩惑。层层读去,我们和苍蝇,谁吞下了谁?抑或诗歌那只大苍蝇,吞下了一切?再造经典的自觉和游刃有余的书写,把我们带在毛茸茸的腹中,轻盈飞行。”作为大诗家的杨炼不可能不明白:“再造经典的自觉和游刃有余的书写”,必当建基于“表达之难”,否则,《苍蝇》顶多是《等你,在雨中》那种唯美到极点的假古董;“游刃有余”就将蜕变为没有难度的假从容,或者伪造的翩翩风度。实际上,所谓“游刃有余”,仅仅意味着对《苍蝇》的主题——亦即表达之难——的“游刃有余”,并不意味着克服了作为现代诗学问题的表达之难。如果作为诗学问题的表达之难居然可以被杨政“游刃有余”,那就根本不存在表达之难,《苍蝇》的自我纠缠,以至于盘根错节的诗学演算,就显得滑稽、可笑,宛若唐吉可德大战风车。


“夏天”一词在《苍蝇》里出现过两次:


那被我们耗尽的夏天还在它的复眼中熊熊炽烧

……

夏天砰地坠地,血肉灿烂,亡命的青衫飞过


罗兰·巴尔特说得很是笃定:即使“一个词语可能只在整部作品里出现一次,但籍助于一定数量的转换,可以确定其为具有结构功能的事实,它可以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此处从了巴尔特而不妨断言:“夏天”就是《苍蝇》中“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关键词。在“那被我们耗尽的夏天”,要么发生了某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以至于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人生运程;要么只不过发生了令“我们”难堪,以至于难以回首,或不太好意思回首的事情。因此,这个如此这般被界定的“夏天”,便不能、不敢、不好意思或不容许被写出,而《苍蝇》对此如鲠在喉,又特别想将之写出:也许,这就是《苍蝇》对难达性反复纠缠的又一个原因。它是《苍蝇》自身的禁忌,而禁忌意味着它随时可以被冒犯,也意味着冒犯禁忌带来的美和快感。这个禁忌要么是来自外部的某种强制性力量,要么是来自内部的某种道德性力量。总之,“苍蝇”与“我们”之间互为自我的关系,是与那个“夏天”连在一起的;很可能正是那个“夏天”加剧了,甚至导致了“苍蝇”与“我们”之间互为自我的关系。“夏天”既给作为现代诗学问题的表达之难加添了厚度,又给作为《苍蝇》自身之主题的表达之难增加了麻烦,在冒犯禁忌的同时,让它吞吞吐吐、欲言又止。正是这一点,既让读者领略到诗歌的云遮雾罩之美,又令读者恨不得用手从这个欲说还休的喉咙处抓取言辞,以便解除云遮雾罩,让那个夏天的真相大白于天下。


列奥·施特劳斯(Leo Strauss)从希腊古哲的著述中,居然辨识出两种不同的书写方式:“显白”(the exoteric teaching)与“隐微”(the esoteric teaching)。前者是直接说出,让基本群众虔心遵从;后者是故意不说出,以供哲人们私下传播和讨论——列奥·施特劳斯好像是怕哲人们失业似的。但即使“隐微”真的存在,不是施特劳斯装神弄鬼,它也算不上表达之难。表达之难是想把事情说清楚而说不清楚,却又在没说清楚的这种难缠的状态中给说清楚了;“隐微”是在没有表达之难的当口故意不把话说清楚,装神弄鬼以示深刻——但这更像是列奥·施特劳斯在栽赃古贤哲。只有表达之难才是书写的核心与渊薮,是书写的致命处,但它是现代的诗学问题,不是古代的哲学问题。与表达之难相对照的,还有中国式的春秋笔法。《史记》对此有赞:“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但春秋笔法仍然算不得表达之难,它只不过是从道德的角度,用语隐晦地对笔下人物进行褒贬、臧否甚至回护。使用这种笔法的人,对它运用得轻松自如;经师们则对这种笔法了如指掌,解起经来头头是道。古希腊的古典性和孔子的古典性都不存在表达之难。表达之难根本上是一个现代性事件。


很遗憾,但也很显然,包括杨政在内的所有现代汉语诗人,都没有古希腊人和衍圣公在表达上的那股子幸运性。然而,许多现代汉语诗人却并没有选择杨政及其少数同党选择的道路。面对作为现代诗学问题的表达之难,《苍蝇》试图战而胜之。虽然失败是命定的,但正是在对宿命性失败的主动追求中,既听命了表达之难,也罢黜了各种形式的表达之易,最终维护了新诗的现代性。面对作为诗歌主题的表达之难,《苍蝇》则所向披靡,大有破虏平蛮、不打败敌手势不收兵的架势,酣畅淋漓,气势如虹。通过前者,《苍蝇》诉说了现代性的复杂程度,道及了现代性自有表达上的不可能性暗藏其间;透过后者,《苍蝇》想告诉它的读者,必须将表达之难列为现代诗学的头号主题,方能在现代性的不可表达性面前,采取谦恭,但又不放弃抵抗与试图征服的姿态,为此,《苍蝇》不惜将表达之难冒险作为自己的主题,并将之推衍得饱满、酣畅,而有力。


《苍蝇》体现了这样一种现代性:它不仅不意味着非此即彼,而且不只意味着“既……又”,还反对“既……又”、不信任“既……又”,但最终,又不得不宿命性地求助于“既……又”。表达之难无论作为诗学问题,还是作为《苍蝇》的主题,其难与不难,其不可解决与可以得到解决,都存乎于对“既……又”如此这般的欲说还休之中——对“夏天”的可说与不可说,虽然只是一个也许碰巧而来的小例证,却既内在于《苍蝇》,以至于成全了《苍蝇》,又并非不足为训。如今,新诗在无数人笔下,已经悄然远离了人们对它寄予的希望,不负责任地放弃了自己的义务,走向一种“玩票”式的状态,各种表达之易因此恣意横行,大大败坏了新诗的名节。《苍蝇》是否意在警告这些状态、这些人呢?但即便如此,又“岂可得乎”?


(录音整理:张皓涵)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