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进口奶制品联盟

  • - -
楼主

蒙医是蒙古族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传统医学。其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是蒙古族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也是一门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的医学科学。在诊治疾病中具有药量少、疗效好、经济简便等特点。


蒙药的历史编辑

内蒙古的大草原和森林中有着丰富多样的植物,其中有很多可以做为药用植物,不屈不挠的蒙古族人民在长期同大自然和疾病的斗争中,逐步的摸索和学习,用这些自然植物来治疗疾病和骨折、外伤,积累了丰富的药物学知识。 现代蒙药学是在蒙古民族传统医药学基础上,汲取了藏、汉等民族以及古代印度医药学理论的精华而形成的具有民族风格的、独立的蒙医药体系,在我国民族医药中占有重要地位。 蒙古族的历史上涌现出许多优秀的蒙医药学家和著名的蒙药典籍,其中较有影响的有18世纪的松巴·堪布―伊舍巴拉吉尔的《西勒嘎日·莫隆》(《识药晶鉴》)是蒙药的奠基篇,收载蒙药390种。同时代的察哈尔镶白旗的洛布桑·索勒日哈木著有《曼奥·西吉德》(《药物识别》),全书分为四部,共收集药物 678种。19世纪初,内蒙古哲里木盟奈曼旗的占布拉通尔吉用藏文编著了《李斯尔·米格金》(《本草图鉴》),收载蒙药879种,成为今天学习和研究蒙药的主要经典。 蒙药进入现代以后,发展速度大为加快。据统计,我国现有蒙药2230种。除了内蒙古自治区外,我国东北和西北的许多蒙族聚集地也都普遍使用蒙药。 内蒙古的相关部门在经过多年的资源普查后,初步摸清了蒙药资源,全自治区共有各类蒙药资源1342种,其中植物类926种、动物类290种、矿物类 98种,其他类28种;本区内常用蒙药有500余种,商品蒙药约400种,还有民族专用药260种。内蒙古自治区制定的《蒙药标准》收载药材和成药522 种。

蒙药的特点

内蒙古蒙药最具有民族鲜明特色的药用种类有:森登(文冠木)、乌和日-西鲁斯(蒙古山萝卜)、阿拉坦花-其其格(金莲花)、昂给鲁莫斯-毕日阳古(香青兰)、敏吉一茵一苏日(紫筒草)、巴嘎-塔日奴(瑞香狼毒)、嘎顺-包日其格(苦豆子)、楼格莫日(糙苏)、汗达盖-合勒(肾叶橐吾)、敖朗黑布(绶草)等。 蒙药材中,用的最多的是麝香、丁香、荜茇、豆蔻、香青兰、马钱子、水银和草乌等;一般如果配伍中用到草乌,多数都配诃子(阿如勒)等等。


蒙医基础理论

定义:

蒙医以“赫依”、“希拉”、“巴达干”三根的关系来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所谓“赫依”,是指各种生理功能的动力。凡是思维、语言、动作及各脏器的功能活动,都受它支配。如果“赫依”功能失常,则会导致脏腑功能减弱,表现为神志异常、失眠、健忘等。“希拉”有火热之意。机体的体温、各组织器官的热能及精神的振奋等都是“希拉”在发挥作用。“希拉”偏盛,就会发生各种温热病,如口苦、吐酸、神情狂躁等表现。“巴达干”是指体内的一种粘液状物质,具有寒性的特征。“巴达干”的功能失调,除了表现为一般寒性征象外,还易导致水液的停滞不化而出现各种分泌物增多的现象。

放血疗法

在一定的部位,将浅部脉道(静脉)切开或穿破,进行放血,借以引出病血,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放血疗法多适用于由血、“希拉”引起的热性疾病,如伤热扩散、骚热、疫热、疖肿疮疡痛风、结核病等热症。

拔罐穿刺

此法是拔罐与放血结合的外治法:先固定某一部位进行拔罐,取罐后在隆起部位用三棱针或皮肤针浅刺几下,再行拔罐,吸出恶血与黄水,而达到改善气血运行,治疗疾病的目的。本法多选择肌肉丰满、富有弹性、没有毛发和骨骼凹凸的部位进行。其特点是见效快,疗程短,简便易行,病人无痛苦,没有危险性。


灸疗

灸疗术是用灸草柱或灸草条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的一种疗法。灸疗术分蒙古灸、白山蓟灸、西河柳灸、温针灸。

酸马奶疗法

酸马奶疗法是蒙古民族的一种传统的饮食疗法。具有强身、治疗各种疾病的功效,尤其对伤后休克、胸闷、心前区疼痛疗效显著。据研究,酸马奶中有多种有益于身体的有效成分,如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特别是维生素C含量较大,还有氨基酸、乳酸、酶、矿物质以及芳香性物质和微量元素。

蒙古人的饮食习惯以奶食、肉食为主,在饮食方法上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

2000多年前匈奴人以经营畜牧业为主,“奶食丰富”,他们将奶酪制成酸奶,制成奶酪。奶酪在《汉书》里称为“湩酪”“(火+鼎)螽”。

蒙古奶食中酸马奶是最高级的饮料。《汉书》里所说的“湩酪”包括酸马奶。后来的《蒙古秘史》等文献,对挤马奶、搅马奶、“饮额酥克”都有详细记载。宋代著名旅行家徐霆的《黑鞑事略》云:“他们的饮料种类有马奶、牛奶、羊奶……他们军用粮食有羊肉、马奶子”。

随着酿制酸马奶技术的提高,酿酒也在很早就开始了。《礼乐记》云:“大臣用马奶酿酒”。注释里又写道:“做马奶酒,一搅就香,愈搅愈甜,超过一万次搅动,香气四喷,味美无比,这叫陈酿”。蒙古人会酿制酒,对蒙古中华医药的发展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发明了用马奶酿酒这项技术,发展为蒙医药中独具特色的酸马奶疗法。

13世纪前,蒙古人受伤流血,以至于休克时,便饮酸马奶急救。例如有一次混战中,成吉思汗颈部被伤,在受伤失血的紧要关头,者勒蔑不顾生命危险,冲破敌阵找酸马奶,可见当时对失血过多的人采用酸马奶抢救。

蒙古族古代谚语有“病之源食不消,药之源百煎水”。使用百煎水后使消化系统疾病大大地减少了。

不仅如此,还积累了用家畜肉、野兽肉的汤对滋补身体的经验。尤其善用绵羊肉及其肉汤补体疗疾。据《大宇妥传》记载;蒙古医生纳拉山陀时代著了《老年保健滋补之海》。虽然目前还不能完全得到证实,但这一记载可以说明蒙古医生饮食疗法的历史源远流长。

在《四部甘露》、《蒙医药选编》、《观者之喜》等医学专著里都用专题阐述以滋补理论为指导的饮食疗法。尤其酸马奶疗法普及甚广,在锡林郭勒、伊克昭等地区普遍使用,有些地方甚至建立了疗养所,积累了不少经验。如用酸马奶治疗水肿、骨折(用酸马奶卸解错位愈合,重新接骨)、巴水病(坏血病)、肺炎等。《四部甘露》、《蒙医药选编》、《观者之喜》、《治疗水肿金刚杵》等著作。


蒙医整骨疗法

蒙医整骨学是蒙古族劳动人民长期与自然界,特别是与疾病作斗争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总结,也是蒙医学丰富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蒙古族人民由于放牧、狩猎等生产、生活特点,经常发生从马上跌下,从高处坠落而造成骨折、脱位、脑震荡等外伤事故。因此,很早就有了较原始而独特的民间正骨治疗方法,如前臂骨往内开放骨折,则往外牵拉;若往外开放骨折,则往内牵拉,复位后,腋下垫物包扎前臂或用"充气皮桶"进行固定。又如对闭合性骨折,交叉复位后,用煮在肉汤里的毡子或木板作压垫固定,或者把温血与鲜奶混合搅拌涂在患处。固定、包扎,松紧要适度,对骨伤病人注意增补牛奶,牛羊肉,山兔肉和炒米饮食。并用药物配合治疗,以加快骨折的愈合。对老年宜补酒;青壮年宜补酸奶;年幼者宜补奶油。除用手法正复外,在关节部及受伤局部用蛇蛋花宝石按压以止痛止血,用青铜镜、圆形银馒或银杯进行按摩以舒筋活血。对颅骨、肋骨等的凹陷骨折,用拔罐提骨法复平;把沙、盐放锅内炒热,尔后装入布袋内,置于伤处外熨伤肢,以利恢复关节功能。对脊柱骨折,采用两腿上吊牵引法复位。对四肢骨折用牛皮、马、驼之长骨及黄羊、野兔腿骨作夹板和用兔子毛、绵羊绒毛、幼小兽类的皮,油鞋革等作压垫固定。对骨折的畸形愈合,则用酸马奶、奶酒及羊皮色布苏等,使骨折部位变得柔软,尔后进行闭合折骨。再行正复。特别是对脑震荡之以"以震治震,震静结合,先震后静"理论为指导的独特疗法,疗效显著。



www.bariach.com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