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进口奶制品联盟

【荷斯坦技术】如何通过优化犊牛牛奶饲喂提高未来的奶产量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文章来源:荷斯坦杂志


薄玉琨 张家口市畜牧技术推广站

朱克成 首农畜牧金银岛牛场

犊牛在降生时,机体处于一个很不成熟的状态,许多器官尚未完全发育。CT扫描发现肺部的完全成熟需要三周的时间,其他器官也类似,蜂窝组织在出生后的头几周内会发育迅速。近几年的研究和实践发现,合理规划新生犊牛和断奶前犊牛的哺乳操作,可以有效的提高后期的奶产量。


初乳的饲喂

众所周知,为新生犊牛提供初乳非常重要。但由于犊牛出生是无法精确预测的事情,而初乳的饲喂方式又存在争议,新生犊牛的饲喂和护理往往成为巨一项大的挑战。

犊牛出生时,必须保证最大程度的清洁消毒,避免感染。但是为了获得良好的免疫能力,犊牛出生后一小时内必须摄入200g以上的免疫球蛋白(IgG)。一般认为, 因此犊牛出生后应立刻饮用4L的IgG含量超过50g/L的初乳以上的合格初乳。自由采食初乳的话,很少有犊牛可以在出生后的首个小时获得足4L的初乳。所以,初乳的灌服是必须进行的。

在初乳质量达不到标准的时候,可使用代初乳粉或者IgG补充粉进行饲喂。按此方式进行饲喂的犊牛会更加健康,此后的产奶量也更高。Faber等人发现饲喂4L初乳的犊牛成年后能够生产更多的奶(头胎增加950kg,第二胎增加1650kg)。该实验只使用了68头犊牛,但是其结果被Soberon等人利用1800头犊牛进行的现场试验所进一步证实,他们的结果显示摄入4L初乳的犊牛可以比仅摄入2L初乳的犊牛在前两胎多生产1027kg的牛奶。

出生之后的最初几个小时是饲喂初乳的黄金时间。Hammon等人(2000)的研究证实,相对于出生后2小时内饲喂首次初乳的犊牛, 12小时以后才进行首次初乳饲喂的犊牛中血浆中胰岛素和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的含量有明显的下降。这里提到的胰岛素和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则是新生犊牛体重增长和组织器官发育的重要影响因素。

另外,目前很多国内牧场提倡反复饲喂初乳,一些企业直接在其操作标准中写明初乳饲喂2-3天。一般认为出生后犊牛肠壁对免疫球蛋白的吸收能力会迅速减弱,6小时后会降至15%以下(出生时为25%-30%)。有研究提出,分别饲喂两次初乳(多为1小时内和出生后6小时分两次饲喂)更有利于犊牛IgG1的吸收(Jaster,2005),Morin的团队也早在1997年就证实,出生后6小时饲喂第二次初乳可以增加血浆中IgG的浓度。但是,不管饲喂几次初乳,一个结论始终被大家认可,即出生后的1小时内饲喂4L优质初乳是最好的选择。

那么,我们在生产中如何实践上述理论呢?还是要将工作落实到基础的操作流程中!

首先,采用合理的初乳采集、巴杀和储存流程。

1.通过清洁卫生的专用管道将牛初乳挤出(挤奶前彻底清理,人工挤出头三把奶,三把奶要挤彻底,而不是仅仅挤出三股奶)。

2.使用初乳分析仪或屈光折射计检查初乳质量。

3.将检测后结果良好的初乳放入袋中,清晰标写供体牛号、日期和初乳质量情况,巴杀(60℃或者140F°,60分钟),快速冷却。正确的巴杀处理不仅不会改变IgG的分子结构,还能促进肠壁对IgG的吸收,提高犊牛血清IgG的含量。

4.将优质的初乳深度冷冻,保存在冰柜中。

其次,采用合理的出生后护理流程。

1.出生:检查犊牛的健康状态(并记录),而后将犊牛放在其母亲身边大约30分钟,由产后牛将其身上的羊水粘液舔干,同时进行相应的免疫。

2.在这段时间里,将冰冻的袋装初乳从冰箱中取出,除霜,放入热水中或者加热器中(最好使用巴杀机或者恒温水浴锅进行加热,40℃),解冻加热约20分钟。

3.将犊牛转移至单独的犊牛岛中,对口鼻进行消毒,皮下或者口服补铁。

4.在出生后1小时内给犊牛灌服4L初乳,灌服时初乳的温度为38℃。这里笔者建议对于母犊,只使用经产牛的第一次挤奶所得初乳进行饲喂;对于非种用的公牍,可使用新产牛的初乳或者经产牛第二次或第三次挤奶所得的过渡乳。灌服时要使用专用的灌服器,灌服管探入过程应轻柔。国内部分专家要求犊牛站立时才能灌服,但是部分的犊牛出生一小时内无法站立,这时可让犊牛静卧保持仰头的姿势进行灌服。

此外,很多牛场的合格初乳往往达不到所需要的量(平均约40%的初乳合格),或者因为部分新产牛(头胎牛初乳产量较经产牛低)初乳较少,若分娩时护理不到位,导致应激过大,甚至会出现没有乳汁分泌的情况。在需要使用代初乳粉的时候则要考虑饲喂的目的(单独饲喂或作为初乳辅助)、代初乳粉中IgG含量、IgG的来源(传统观点认为初乳中提取的IgG要优于血清来源IgG)等因素,而验证检测代初乳粉效果的标准则以较直观的犊牛发病率和血清总蛋白含量的检测为准。

表1  美国市场上的代初乳粉和初乳补充粉的比较



犊牛时期饲喂流程的优化

奶牛良好的结构发育是其后优异产奶性能的基础。很多人不重视新生牛,导致在成年后无法充分发挥奶牛的生产性能。Brown 等人发现(表2),出生后头八周内的发育在密集饲喂条件下会有明显的改善。

表2 犊牛实质的发育(Brown等,2005)

该研究明确证实,组织在犊牛8周内的幼龄时期就已经开始发育。尽管这个阶段产生的发育比较微小,却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今后的奶产量,而发育的效果又较多取决于早期的能量摄入量。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合理优化早期犊牛饲喂方案促进乳腺系统的发育,进而为今后奶产量的提升打下基础。此外,上表中8周后的数据带给我们的结论更为重要,如果错过了0-8周内的乳腺发育窗口期,在之后的饲养阶段中是无法通过提供额外的能量来促进发育的。

另有研究表明,对大龄的犊牛(6月龄及以上)饲喂额外的能量至初情期会导致内脂肪严重过量,进而降低生产性能,减少产奶量。

使用其他动物进行的研究(实验老鼠等)展示了另一种正面效应:在出生后的一段时间内,将组织反复暴露于高能量环境中可增加胰岛素的释放量,而胰岛素则是高效率的机体所必需的。但有趣的是,机体代谢具有某种记忆效应。如果停止这种较高能量的供给(例如:处于青年牛阶段要防止脂肪过度积累),过一段时间后再恢复供给(例如:第一个泌乳期内进行高强度饲喂),机体会记住早期的那种“程序”,能够通过产生大量的胰岛素优化机体代谢过程的供给。这种记忆效应称为“代谢程序化”。

关于这点,Soberon(2012)使用两个牛场中总共1800头奶牛进行了代谢程序化的深入研究。以下为其部分研究结果:

1.犊牛的哺乳阶段是其一生中组织对能量供给的增加具有积极反应的阶段,可以增加之后的奶产量。

2.自由采食的犊牛首次产犊月龄会减少一个月。

3.哺乳阶段日增重每增加100克,第一个泌乳期产奶量增加85-111kg。

Gelsinger等人(2016)的一篇综述也提到,每天提供充足的固态和液态的营养供应,配合以适当的断奶流程,保证每天0.5kg以上的日增重,可以增加第一胎的产奶性能。其他很多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

在饲喂犊牛时,要牢记犊牛的酶系统是最适于消化牛奶的。在早期,可以凝结牛奶中酪蛋白的凝乳酶是最普遍的,80%的离散酶都属于这种酶,被称为肾素。乳清蛋白主要被胃蛋白酶所消化,但在早期阶段的皱胃中只占20%。因此,植物蛋白尚不能被吸收和消化。所以,在早期阶段使用以乳清粉为原料制成的代乳粉可以导致生产性能(生长)的降低。如果混有植物蛋白,还可能引发腹泻的问题。所以,我们有充足的原因来重新审视过去通过提前减少犊牛牛奶能量摄入以促使犊牛提前采食开食料的方法。

尽管有犊牛在3日龄时就开始采食开食料,但是仅依靠牛奶供能的阶段需要持续大概四周的时间。只有度过这个时期后,犊牛才能随着酶谱的变化而逐渐可以消化植物蛋白。相应的,在早期饲喂阶段给犊牛提供牛奶日粮时,就要将两个不同的饲喂阶段考虑入内:

初始阶段在前四周内,仅能通过牛奶及代乳粉提供能量,应饲喂可消化率较高的牛奶或代乳粉;出生的头一周内每次饲喂后清洗奶瓶或奶桶可明显减少大肠杆菌导致的腹泻的发生;干料桶中放置的开食料应为薄薄一层,日常三天左右更换一次,雨雪天气后如果开食料受潮,也应立刻更换。


饲喂阶段:从大约第5周开始直到断奶,消化能力会快速适应植物营养。在这个阶段,应为犊牛准备更多的固体日粮,限奶前的开食料饲喂量应在观察犊牛个体后决定,根据犊牛每日的采食量投放开食料,控制每天开食料的残余量。犊牛不喜欢受潮或沾有粪尿甚至口水的开食料,残余的开食料还可能导致食桶内霉菌毒素的滋生。

犊牛需要摄入多少日粮呢?50kg基础体重的犊牛为满足日增重400g的要求每天需要摄入15-16MJ的能量,相当于每天采食6升的全奶或者1000g的代乳粉。

但是,当我们将上述的代谢效应考虑入内后,400g的日增重就无法满足我们的生产目标了。美国DCHA(Dairy Calf and Heifer Association,美国犊牛和青年奶牛协会)指出犊牛从出生到八周断奶时的目标可以设定为体重翻一倍,日均增重应该在1000g左右。但是,1000g的日增重所需的能量摄入大于20MJ,相当于每天摄入8L以上的全奶或者至少1250g的代乳粉。在此处,建议在饲喂全奶时加入一定的代乳粉,在8L/日的饲喂制度下,使奶中干物质的含量达到15.5%。

气温在10℃以下时,这个数值还要继续增加,犊牛冬季的总能需求本来也会提高。当温度降至冰点时,很难通过增加能量摄入的方法使日增重达到1000g以上。此时,犊牛马甲的作用已经被证实非常有效,能减少30%的能量需要,把更多的能量用于生长上。英国的研究显示冬季穿马甲的犊牛断奶体重增加5.3kg,降低饲料成本2.9英镑(Dickson,2014)。其他措施,如卧床的干燥、饲料气味和防贼风等措施都可以增加犊牛低温时的生长表现。

此外,在进行全奶处理时还要考虑以下两点:

1.巴杀不可以消除含抗奶中抗生素的作用,而奶中的抗生素具有增加细菌抗性的风险。

2.刚刚经过酸化后的牛奶一般是细菌数达标的,但是当外界温度超过25℃时,要考虑储存的问题。如果在酸化前经过巴杀,在30℃的气温储存12小时后牛奶中细菌数也不会有明显的增加。


(文中的部分信息和观点收集整理自美国DCHA提供的资料和Holme&Laue 公司等多家犊牛产品供应商的犊牛饲喂操作手册,作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国内的实际情况进行了部分改动,仅供交流学习使用。参考文献略)


荷斯坦年会报名链接:http://c.eqxiu.com/s/qruQM68i


喜欢我们,请关注我们哦!!!

喜欢内容,ƪ(‾ε‾“)ʃ

好东西是要分享的哦!!!


关于荷斯坦

Hesitan

祝养牛人快乐!健康!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曙光西里甲6号时间国际大厦A609 (100028)

电话:010-51288525    

传真:010-58677505


编辑部:010-51288525-225

投稿邮箱:holstein@21dairy.com


广告部:010-51288525-207

邮箱:info@21dairy.com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