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进口奶制品联盟

乐纯酸奶怎么就火了?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作为一个酸奶界的后起新贵,乐纯的发展却在业界褒贬不一,有人说它是一家营销公司,满是营销套路,如何定义乐纯的成就?


案例:一杯酸奶如何通过社会化营销做成爆款



最近,乐纯CEO Denny的一篇《乐纯CEO万字干货分享》火遍朋友圈。


作为一个没有靠山和背景的新品牌,乐纯酸奶仅用两年时间就在消费品市场这个大红海走到现在的规模。除了线上的上百万名乐纯用户以外,你可以在包括半岛酒店、柏悦酒店、华尔道夫酒店在内的顶级酒店吃到乐纯,你也可以在数千家包括7-11、全家、罗森等在内的大众便利店和超市,买到同样高品质的乐纯。


与传统食品、消费品公司不同的是,乐纯的整套运营体系十分互联网化。


乐纯官方微信会公布包括所有口味具体配方、生产流程等细节,传播酸奶知识,更新产品研发进度。其中一篇名为《三里屯多了一家价格很奇葩的酸奶公司》的文章,在短时间内便吸引3000多个粉丝自愿传播,不到24小时点击量超过10万+;乐纯也会组织核心用户参观生产环节,巡视所用原材料和设备,让消费者自己把关每个环节。


去年圣诞节,在发布了平安果酸奶的8小时内,乐纯再次刷新3万盒的销售记录。


乐纯CEO Denny认为:“在一个寡头垄断的大市场里,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通过“用户驱动”的思路,设计出一个具有强烈差异化的产品,否则后面的运营都将没有意义。”


从最初的按需供应,做线上电商订购,到后期线下零售体验店的补充,通过“用户参与产品定价与改良”“配方制作全透明公开”及“互动故事营销”的系列组合拳,将定价95元的6盒酸奶,做到月均复购率25%。


专家评析



乐纯并不是第一家通过社会化新营销推出新品的品牌,也不会是最后一家,而是社会化新营销大潮里小荷才露尖尖角的一家。我3年以来的观点:移动互联新营销将在所有品类市场进行深度渗透,并以品类爆品的方式诞生新品牌。这是一场不可避免的产品升级大潮流,我们将这个大趋势的主线定义为“主流换挡”,即不仅新产品、新品牌会层出不穷,而且最终将以“老大易位”的方式,实现升级性新产品占据主导性市场份额。


乐纯酸奶的营销实践,还不能算主流换挡,却代表了一部分消费者消费偏好的改变:愿意为品质更好的产品支付更高的价格。主流换挡的核心,就在于此。创新产品能否成为主流,就是看新品牌能否坚持到“一部分”变成“大部分”的那个时间点。这就类似从1921年上海一大会议到1949年开国大典。


怎样穿越从“一部分”到“大部分”的时间隧道?虽然隧道的尽头是光明,但这个时间隧道也是黑暗的死亡隧道,避免成为黑暗隧道里的白骨,是新晋品牌必须研究的问题。


我认为答案很简单,甚至只有一条路:依靠粉丝的口碑。


市场的形势已经逐渐清晰:传统的线上实体分销、零售依然占据主导份额,但渠道、零售已经深陷下滑的境况与恐惧,能销的产品低毛利,高毛利的产品卖不动,实体渠道逐渐沦为“柠檬市场”(低成本、低品质、低价格的三低产品),我称它的整体状况为“阴死阳活”:看起来还是庞然大物、光鲜亮丽,里面到处在腐烂、溃散、恐惧。


那么过去15年一路高歌猛进的电商呢?电商无疑是一场生态革命,一大批纯电商消费品牌崛起:韩都衣舍、三只松鼠等。但电商的商业模式与实体零售的商业模式本质上是同构的:电商平台本身就是一家连锁零售大卖场。在电商平台的创新红利消失后,电商平台只能“嫌贫爱富”,成为反映市场既得地位的显示器,而不是改变市场格局的助推器。


创新都是逼出来的。社会化营销在此背景下,只有另辟蹊径、再造新天地。这就是乐纯营销实践的时代价值。我认为具有方法论意义的最佳实践,可以总结为“五即模式”:


场景即产品


传统的产品营销,是通过创意、广告营造产品的消费场景,从而拉动销售,这叫产品即场景。而我们所说的场景即产品却是另外一个路径:新的场景构成新产品。现做酸奶是餐厅、大酒店甚至家庭酸奶机已经有的产品,用料好、供应链短、配搭灵活、口感好是这个产品的特色,街头的酸奶店正在像奶茶铺一样成群出现,乐纯在三里屯开设体验店,无疑是为了制造最大的传播效果。这就是场景即产品。


分享即渠道


有赖于电商、快递在交易、支付、物流、冷链上的巨大进步,今天的销售已经不再需要到超市的收款台进行。无论是在电商平台还是微信官网,销售可以即时完成。所以,分享本身不仅是传播,而是渠道!中街1946年雪糕,以体验店与电商结合的方式,依靠粉丝分享,拉动电商旗舰店,创造出4分钟卖出10万支雪糕的战绩。



跨群即传播


在社交化传播环境里,最大的好处是社群的黏性,最大的障碍是社群的规模。所以,能不能跨群,是考验社会化营销成败的试金石。乐纯《三里屯多了一家价格很奇葩的酸奶公司》,吸引3000多粉丝自愿传播,不到24小时点击量超过10万+,这就是实现了产品广告到街头新闻的跨群,才能出现传播效应。如果一条广告不能实现主动的跨群转发,也就不具备传播效应。


流行即流量


实体的流量靠售点、商圈、媒体,电商平台的流量靠平台分发(买位置、关键词竞价、搜索优化等),这两种流量本质上不是兴趣驱动,也不是技术驱动,而是资本驱动,也就是有钱就有流量,流量大了就似乎是流行的逻辑。


社会化营销却反其道而行之,流量不是靠大平台的分发,而是让流行成为流量来源。最近半年被质疑、非议的喜茶排队现象,就是一种流行即流量的典型案例。当各路人马在质疑、议论“排队七小时买一杯喜茶”的时候,喜茶已经完成了“引流”。



跨界即势能


势能是品牌的“压强”,没有压强,品牌力就弱,压强越大,品牌力就越强。过去的品牌压强,一靠创意,二靠大媒体的传播,说白了,依然是资本驱动,好创意与大媒体都需要大价钱。社会化营销却轻易冲击了昔日的品牌门槛,靠什么:跨界。


一本书、一个作者,这个不稀奇,一本书卖出10万册以上就是畅销书。一本书变成一部电影,势能就从10万册,上到了100万、甚至千万层级。这时候,一家龙虾店,就成了网红店——千万级的品牌势能压强放到一个龙虾店(受力点)上,这家店没法不红不火。张嘉佳、《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卷福和他的朋友们龙虾店,演绎了跨界即势能的新商业逻辑。



社会化营销,是移动互联时代的新营销机会,它的本质,是给新品牌、新产品崛起提供了一条新跑道,靠山、背景都不是决定性的,无限创意、无限创造、无限空间,才是社会化营销的最大价值。(作者为上海博纳睿成营销管理咨询公司董事长)


本号致力于好文推送,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之用,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


编辑:王玉

邮箱:289360562@qq.com

美编:刘尧


您的老朋友 《销售与市场》

商务合作

微信:851967786

TEL:0371-63906191

投稿邮箱

380829298@qq.com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